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论文

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论文

ID:11235671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论文_第1页
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论文_第2页
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论文_第3页
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论文_第4页
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论文李鹂欧伟文李毅汪国成【摘要】目的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方法通过查阅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总结、归纳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的。主要表现为药物因素、临床使用环节及个体差异等方面。结论应正确认识中药不良反应,加强监测和防治工作,加大中药不良反应的基础研究工作,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关键词】中药;不良反应;原因;对策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人们长期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几千年来.freelg。人口服0

2、.2mg即可中毒。经炮制后,双酯类生物碱水解成毒性较小的苯甲酰乌头胺,并进一步水解成乌头胺,其毒性仅为双酯类生物碱的1/2000。因此,含乌头类的方剂需先煎、久煎,以降低其毒性。3.2.2长期服用中医对于同一病证的治疗讲究守法不守方,即不是一个方子一成不变地长期服用,而是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对药量重新进行调整。很多中药服用时间过久,容易出现依赖性和蓄积中毒。如服用朱砂安神丸可以降血压、安神,但服用过久,可以造成慢性汞蓄积中毒。3.2.3剂量不当每味中药都有其限定用量,这是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对中药运用的经验积累。剂量

3、过小,血液浓度低,产生不了治疗作用。剂量过大,生理活性强烈,必然产生毒副反应。如肉桂过量会发生血尿;巴豆常用量可通便去积,过量使用则水泻不止,有生命危险。3.2.4配伍不当历代医药学家在实践中对中药的毒副作用已有认识,将中药毒性归为“小毒、有毒、大毒、极毒”,总结出“十八反、十九畏”等禁忌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反”等中药配伍理论来减少毒性,增强疗效。中药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中药的使用讲究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配伍得当,可使其相互协调、增强疗效、降低毒性。如用“相制”的配伍方法降低毒副作用。如四

4、逆汤,方剂中用甘草、干姜和附子配伍,就制约了附子的毒性。对某些相恶、相反的药物要避免同时使用,否则会降低药效或增加毒副作用。如黎芦与人参同时使用,黎芦的毒性就会超过它本身毒性的好几倍,极易引起中毒。3.2.5剂型和给药途径的改变中药在不同的剂型如汤、丸、散、酊、注射剂等中,所显示的总体毒性也有所不同。故《本经》指出:“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备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中药多为复方制剂,成分复杂,在其有效成分、药理、毒理、疗效等不甚明了的情况下,轻易改变剂型

5、,尤其是在缺乏科学与有效的内在质量控制手段、制剂工艺尚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制成注射剂,极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例如双黄连制剂,其各种口服制剂和外用制剂一般比较安全,很少有不良反应,而其水针及粉针剂的不良反应报道较多,究其原因主要与中药注射剂中药物纯度不够,含有未除尽的杂质有关[5]。3.2.6药不对证辨证施治是中医药的灵魂,药证相符,才能起到治疗作用;药证不符,轻则与病无益,重则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如用黄连、黄芩、黄柏和大黄组成的复方来治疗实热型细菌感染,符合“热者寒之”这一中医基本治则,但同是细菌感染,若为虚寒证,还用此

6、方治疗,不仅疗效不佳,还会出现中毒症状。可见如违反辨证论治原则,就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3.2.7煎服不合理中药的煎煮要遵循一定的法度,如先煎、后下、另煎、兑服等,均需严格执行,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如乌头类药物经久煎可破坏毒性成分,降低其毒性;若煎煮时间短,毒性成分不能有效破坏,用药后易引起不良反应。另外,由于服用不当,也易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例如,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如远志、桔梗,均应在饭后服用,否则极易出现胃肠的不适反应;辛热、大寒的药在服药温度上应有所讲究,前者宜冷服,后者宜热服。服药时的饮食禁忌也是不容忽

7、视的一个方面,如不加以注意会出现不良反应,如本草文献记载的荆芥忌鱼鳖、薄荷忌蟹肉等。3.2.8不合理联用中西药合理的联合应用,可起协同作用,提高疗效,或减轻和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但若配伍不当,则可降低药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例如,中药朱砂、中成药朱砂安神丸等均有镇静安神作用。西药溴化钠、溴化钾、三溴合剂也有镇静安神作用,但若同时服用,朱砂中的硫化汞与溴化物反应,产生刺激性的溴化汞,可导致药源性肠炎,出现腰痛、腹泻、赤痢样大便等。因此,中西药的联合应用,一定要充分了解合用中西药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理化性质,做到合理组方,

8、优势互补,才能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绝不能机械地相加。3.3个体差异人体对药物的反应常因个体差异而不同,如种族、性别、年龄、体重、遗传、生理状况等不同,对中药的敏感性、耐受性不同,如小儿、老人、孕妇、乳母这一特殊人群,较成人更易发生不良反应。这是由于儿童因其发育尚未完全,对药物的敏感性高;老年人因各系统生理机能活动的衰退,对药物的反应性及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