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思考论文

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思考论文

ID:11211314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思考论文_第1页
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思考论文_第2页
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思考论文_第3页
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思考论文_第4页
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思考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思考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思考论文.freelbiguity)策略。3(二)最后贷款人制度和法律的历史由来最早实践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国家是英国。1825年英国的银行发生恐慌,英格兰银行对陷入清偿危机的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大约一两天后,恐慌就消退了。1890年,英国又发生了巴林银行危机,巴林银行因参与阿根廷铁路投机活动而濒临破产,不得不向英格兰银行求助,英格兰银行在政府的支持下,联合其他银行一起先后筹集了2200万英镑作为援助资金,成功化解了危机。美国是最先把最后贷款人制度加以归纳并写入法律的国家,该法律即1913年《联邦储备法》。其产

2、生的背景如下:1873年、1893年和1907年,美国接连发生严重的信用危机,金融风潮四起,银行不断发生清算、倒闭。这种情况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开始从不同侧面来观察、研究、反思美国银行制度存在的漏洞和问题。经过研究考察,美国银行家们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整个银行体系缺少一个强有力的最后贷款者。当时主张建立中央银行派的参议员埃瑞施召集美国一些银行的总裁和银行方面的专家秘密讨论了关于建立美国中央银行的提案,形成了“埃瑞施计划”。1908年,美国国会组建了“国民货币委员(埃瑞施计划)会”,这个委员会对全国银行所存在的问题作了一次规模空前的调查研究,同

3、时重新审议了“埃瑞施计划”,认为“埃瑞施计划”不仅可行,而且必须实行。于是国会在“埃瑞施计划”基础上采取立法的形式将国会货币委员会调查研究的结果具体化,从而产生了1913年《联邦储备法》。4继美国之后,德、法、日等国纷纷效仿,在其银行法中规定这一制度。目前,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最后贷款人制度。二、最后贷款人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历史表明,金融体系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和传染性,而正是金融体系的这些特点使得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存在有了合理性。(一)银行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银行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部分准备制度。银行作为典型的金融机构,

4、吸收了大量的闲散资金,并把它转换成长期投资。银行是一类承担了“储蓄—投资”转换机制的重要机构。在一般情况下,存款人同时提现是几乎不存在的。因此,部分的准备资金就足以维持银行的日常资金运作。但是,银行部分准备制度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储户的信心。当银行发生突发事件,储户的信心崩溃(或恐慌)引发的挤兑在不能及时取得足够的市场融资的条件下,即使再稳健的银行也难以逃脱被清算的命运。第二,与工业或商业公司不同,银行具有很高的负债比例,高负债比例运营的特征是放大风险和收益,一旦有项目投资失败,易于使少量的自有资本丧失殆尽。本质上银行是高风险行业,其风险包括信用风

5、险、利率风险、外汇风险、经营风险、违约风险和其他许多风险。这些风险的暴露过大都足以影响市场对银行的信心。(二)银行挤兑的传染性当单个银行发生挤兑风险时,由于整个市场弥漫着悲观气氛,再加上银行信息披露不充分,导致投资者无法分辨好银行和坏银行,单个银行的挤兑可能蔓延到有清偿能力的银行,威胁整个银行体系。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挤兑变成银行恐慌。在发生银行恐慌的情况下,市场对货币的需求增加,银行的存款数量和货币数量急剧下降,导致整个银行的储备干涸。在没有最后贷款人对市场注入流动性资金时,银行可能被迫卖掉部分非流动性资产以应对资金的提取。这将会带来多方面的负

6、面影响:一方面,银行资产净值下降,进而导致银行运营能力下降,风险上升,银行可能因此破产。另一方面,由于银行是承担“储蓄—投资”转换机制的重要机构,银行体系内部资金的减少,势必影响到其投资的工业、商业等部门,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历史已经表明,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存在,可以为单个银行提供流动性资金,保证支付,防止公众信心下降而引发的集体非理性挤兑,避免金融恐慌,维护公众利益。三、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成本分析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存在,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但任何制度的设计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最后贷款人制度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需要承担一定的成本代价,其中最突出的是

7、道德风险。一般而言,大银行较之于中小银行有更大的系统性影响,其经营失败对金融系统的安全有更为严重的威胁,这种倒闭是当局和公众不能容忍的,于是大银行往往成为监管宽容的对象。那些认为自己规模很大或很重要的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相信在发生流动性不足或其他问题时,中央银行不会坐视不管,肯定会提供再贷款,因此会放松风险约束和危机管理追求高风险高收益项目的对策行为,因为一旦成功,收益是自己的,而出现问题,损失却由中央银行或投资者承担。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最后贷款人制度使这一要求受到侵蚀。此外,基于“太大而不能倒闭”,中央银行在实践中往往对

8、大银行提供支持,而任由中小银行倒闭。这对中小银行及其存款人来说是不公平的。此外,最后贷款人制度还有可能带来以下问题:中央银行向问题银行提供大量的流动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