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课题方案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课题方案

ID:11196739

大小:4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0

上传者:U-3868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课题方案_第1页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课题方案_第2页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课题方案_第3页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课题方案_第4页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课题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课题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一、理论研究背景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同时,合作学习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要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是目前中小学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1、合作学习的国际研究现状 在西方,对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践都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渊源。早在公元1世纪,古罗马昆体良学派就指出,学生们可以从互教中受益。1806年合作学习小组的观念从英国传入美国,受到美国教育家帕克、杜威等人的推崇并被广为应用,最终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了现代的合作学习研究热潮。由此开始,为了突出合作学习的集体化、过程性特点,实现有意义的而非形式化的合作学习,西方的研究者与教师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开发了小组成绩分享法、小组—游戏—竞赛法、切块拼接法、共学式、小组调查法、合作辩论等多样化的实施策略,以及对于学术表现的双重评价、学习与合作技巧合计评分等评价方法。这些实施策略与评价方法随着合作学习在美国、英国、以色列等国的广泛开展而不断丰富、完善。2、合作学习的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自90年代初期起,开始探讨合作学习。从浙江苏杭州大学教育系的合作学习小组教学实验,到90年代中期山东教育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以及近年来主体性教育实验对小组合作的探讨,这一系列的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推动了合作学习在我国的发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便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二、我校前期研究概况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深化教育改革,更新教育观念,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学校、教师地追求。我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进行了初步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表现在: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教学实验是一项实践性、科学性、创造性、复杂性和主体性很强的教学实践活动,若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是不会成功的。因此,实验一经确定,我们便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学习教育杂志、报刊等有关合作学习及其相关的理论刊物,提高教师对这个研究课题的认识。然后再从中挑送几位精 干的老师组成实验组。实验组的成员每两周参加一次理论学习、研讨活动。大家都形成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要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信心;等等。2、将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在校内展开实验班、对照班的实验教学,实验班实施动态分组教学。我校实验班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4-6人,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等主要方面合理搭配,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小组之间合理竞争的公平性。3、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目前,课堂上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板块的教学组织形式已在全校推开,教师们普遍认为小组学习活动促进了生与生之间的交往,有利于创设学生合作与交往的氛围,有利于增强学生合作与交往的意识,有利于教与学的目标达成。如:两位实验老师上同一课例,进行对比实验。课后共同切磋、研究、取长补短,提高实验质量,开展说课,评课活动。每次听课后组织评课时,先让上课的老师说课,然后实验组老师根据听课中发现的问题开展评课活动,解决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直到取得较为一致的意见为止,并把自己的心得及时写下来,撰写成论文。三、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依据(一)、合作学习理论1、杜威哲学理论。(1)学生应该是主动地学,在做中学习;(2)学习应该建立在内发动机的基础上;(3)知识是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4)学习应该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相联系;(5)教育应该包括学会和别人一起工作,学会尊重他人和理解他人,这种民主程序必不可少;(6)学习应该和课堂以外的现实世界相联系,学习应该有助于改造世界。2、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1)小组相倚性:一个或者更多的小组成员的优异表现为整个小组赢得奖赏。(2)替代性强化:学生们不仅因为自己在学习上受到奖赏或者惩罚而提高学习动机,也因看到别人受到奖赏或惩罚而提高动机;共同学习,尤其是当学生们根据学习动机和过去的成绩而混合编组时,给学生们提供了很多向那些因努力而受到奖赏的优秀同学学习的机会。3、社会心理学与共同学习理论。约翰逊兄弟在其导师多伊奇的“互相依赖”理论基础上,提出共同学习的五个要素:(1)正相互依赖;(2)个人责任感;(3)面对面交互活动;(二)、建构主义教学论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可能的、可持续的和能负责任的教学可以提供激励学习和使学习变得轻松的环境,这种环境将使一种作为知识建构和再构以及获得认识和理解的(始终还须主动进行的)学习活动变得容易一些。学习是每一个个体的,但是在社会关系中发生的、由内部世界来实现的建构和再构,这仅有很小部分能受“外部”推动而进行,完全不能在过程和结果上被控制。因此,对学习负有责任的是学习者本人。体现于认知上的建构主义学习观:(1)主动地对已获得知识进行建构和再构;(2)在许多的机会中和在依据新旧知识联系的不同过程中发生;(3)通过与他人和环境的互动进行;(4)包括深入内部的变化。(三)、信息交流理论传统课堂教学中,信息交流形式通常是师生单向或双向交往,目前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后的“秧田式”座次编排班级的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交流则呈师生多向交往形式,而理想的课堂教学中的交流应是立体多层次多向交往,在这种师生交往中,教师成为群体中的普通一员,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平等、广泛的信息交流。(四)、自控理论。人的行为内驱力来自人的固有需要。儿童有他基本心理需要、情感需要,如爱的需要、归属需要、关心他人的需要、影响别人的需要、与别人分享的需要、合作的需要等等。正如波兰教育家雅·柯尔恰克所说:"儿童是感情的王子",他们的感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小组学习同传统教学相比更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情感发展,从而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五)、集体动力理论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必畏惧教师的权威,也不需担心个人学习的失败和紧张,同学问互勉、互助、互爱.合作的环境有利于学生产生自尊自重的情感,这种情感和学生的学业成绩成正相关,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合作学习中,成员间是互相依赖的,教师又是以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从而使小组成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对那些动机、毅力、责任心相对较弱的学生会产生积极的群体压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的效果。(六)、课堂教学理论课堂数学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传统的班集体教学中,教师处于权威地位,学生为各自目标奋斗,同学间是竞争的、缺少互助、教师奖励也只是针对个别学生。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很好发挥。但是在合作学习中,只有小组中每个学生都尽到自己责任,小组获得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目标。师生的单向交流发展成多向交流,奖励由过去主要对学生个人奖励发展为面向小组的合作性奖励,教师与学生间的权威关系,改变为学生自控为主,教师协助为辅,所以小组学习更好地体现了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的地位,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在合作学习中也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解放了教师.教师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对学生个别辅导。四、研究目标及意义1、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生生互动有利于学生人格和心理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学会用他人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有得于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既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又增进了同学友情。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是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学习和发展起来的。尤其是人与人的相互交往。并且,在合作而非竞争中,学生的交往还会增进其理 解别人的能力。学会用他人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和角色扮演,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呈负相关,即增强角色扮演的社会交往,将降低儿童的自我中心程度。从而清除了学生惧怕交往心理,培养了社交能力,促进了合群性、利他性的发展。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曾对此发表过精辟的论述,他指出:“实际上,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一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但课堂上同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儿童健康的认知发展和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事实上,与同伴的社会相互作用是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基本关系”。小组合作学习认为,生生互动是教学系统中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合作学习把生生互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并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互动方式来加以科学利用,充分开发和利用了教学中的人力资源,为现代教学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把教学建立在更加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这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教学的本质,减轻师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增进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更有利于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 学习是认知的过程,也是满足学习者心理需求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伴随着浓厚的情意色彩。学习行为又是一种社会化行为,唯有同他人沟通、互动,才能取得较大的成效。小学生学习具有多元目标,包括激发创造精神、增强主体意识、陶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会收集与处理信息、学会人际交往养成合作精神、提高思维与表达能力等。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不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并且还通过情意因素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以及非认知品质(如人际交往等)的提高,同时也满足了每个学生“影响力”和“归属”方面的情感需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不仅使学生“学会”、“会学”,而且使学生“乐学”、“好学”,所以,小组合作学习理所当然地成为课堂学习的比较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3、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新课程标准》认为:“为所有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机会”、“满足学生多样的学习需求”。小组合作学习避免了班级集体教学中往往出现的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充分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不得不处于“旁观”、“旁听”地位的被动学习状况,赋予全体学生远比传统课堂教学中多得多的参与学习的机会和权利。每个学生都能选择符合自己兴趣内容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随着学生参与程度的提高,自身的潜能得到发挥,获得了新知识,提高了合作、创新能力。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率的组织形式。4.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 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和支持,还需要妥善地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同学之间建设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让同组的几个优生帮助后进生,无论“教者”,还是“学者”的学习能力都有所提高。其中教者会表现出自尊的提高和对其能力信心的增强,而学者表现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动力的增强。因此它对学习成绩必然带来正面影响。特别是帮学对子的建立,可把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伸展到课外,弥补教师精力不足,时间不够的缺憾。可以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的机会。五、研究内容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21世纪的教育“四大支柱”是: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报告强调了“从技能到能力”的转变,这种能力不仅是实际的动手能力,而且还包括“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社会行为、集体合作态度、主观能动性、管理和解决矛盾的能力,以及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等综合而成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的研究内容就是要培养学生热爱学习,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人人参与,成为教学主体,教师做到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到自己个性受到尊重,自己是数学学习中的主人,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同时培养他们敢想、敢说、敢做的精神。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要在课堂上坚持两条基本原则—— 诚心诚意让学生做主人,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辅导有机结合;在课堂上围绕三个发展重点——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上实现四种能力的培养目标——参与表现、合作竞争、自我调控、实践创新。最终我们将构建“问题情境——出示尝试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解释应用——拓展提高”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力争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 。六、研究方法1、文献信息法:根据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内容,通过图书馆、报刊检索、网络检索等方面途径,搜集整理中外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的文献资料,为课题的实验和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借鉴,保证课题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先导性。2、教育调查法:通过实地调研、访问调查、问卷调查和数据测量等方式,获得学生在实验前、中、后的各种差异数据,通过分析整理,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研究分析;3、观察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在自然状态的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4、行动研究法。5、实验总结法:通过对课题的实验研究,并对整个实验过程加以主观回顾、反省、总结,通过分析和思考,将对课题的实验措施、产生的实验现实和实验成果之间的关系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七、研究步骤本课题研究与实验需历时1年半(2012.9—2014.3 ),主要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2012.9~2012.12)课题申报立项的前期准备工作;实验前对实验班,对照班的前测。第二阶段:(2012.12~2013.3)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文章;观摩研究请专家评点、指导;专家论证,正式开题。第三阶段:(2013.3~2013.6)实验班实验(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实证调查;观摩研讨第四阶段:(2013.6~2013.12)寻求个体突破后,整体推进,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推广到全校;观摩研讨并请专家指点;学习理论总结,实证调查。第五阶段:(2013.12~2014.3)实验研究、观摩研讨;撰写实验总结,整理实际成果;使“小组合作学习”形成本校特色,并开拓创新。八、保证措施以及课题研究成员1、有一支大胆改革、锐意进取的实验教师群体,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组现在五名成员,其中三位是高级教师,他们驰骋教坛数十载,经验丰富,教学功底深厚,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敢于抛弃旧有的教学方法,大胆进行实验,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合作学习的手段、途径大胆尝试,取于推陈出新。其余几位青年教师在实验中更是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他们积极运用现代化的研究手段,通过多媒体操作、课件制作、上网下载教育信息等各种手段搜集”小组合作学习“ 实验的最新动态,并及时在实验班里有效尝试,在实验中屡有突破,屡有创新。2、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本课题组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计划,课题研究目标明确,操作性强。3、其他保证本课题组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得以开展研究,学校负责本课题研究的经费。本课题组现已专门配备了计算机,利用微机完成各种资料的检索、存储、加工等科研信息处理和课题管理。九、成果展示1、教师论文集2、按教学模式分类选编优秀教案3、课堂教学录相资料4、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报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