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校投资机制分析及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投资机制分析及对策研究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并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取得的成就与高校投资机制的改革密切相关,高校投资机制的改革拓宽了高等教育资金的渠道,加快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高校与市场和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明显增多,面对的风险和挑战也日益加大。因此,加强高校投资机制分析,制定合理的投资方案是非常必要的。一、当前高校投资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一)经费投入不足,不能满足需求的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增长,教育事业的投入在总量上也取得了较大的增长,但增长速度却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高等教育发展水
2、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还不能适应。尤其是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近年来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高等教育经费的条块分割致使原本不足的高等教育投入更是“杯水车薪”。1999年,我国的高等教育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投入的不足与快速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所呈现出的突出矛盾,十分不利于我国高级人才的培养,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二)资源配置不均衡,资金投入不公在总体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却存在着地区之间、学校之间配置不均衡的现象。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生均享受教育资源充裕,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教育存量少,高等教育的投入远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现行的高
3、等教育投资机制在资金投入上也存在着严重的不公,政府投入对于中央名牌大学和地方一般大学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据权威资料统计,北大、清华近年来所获得的投资为年均10亿元左右,在全国500多所高校中占用了国家高等教育投资的1/20,几乎垄断了不多的教育资源。(三)资金使用效益不高高等教育拨款制度在1985年以后实行“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制度,这种主要以学生数为单一政策参数建立的拨款方法难以发挥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作用,不能有效地激励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和准确反映高校利用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差异。同时,现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所形成的条块分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等教育经费的充分利用。某些高校
4、为了争取到更多的办学资源而盲目扩大办学规模,“外延式”发展方式使得有限的资金得不到集中使用,重复建设和购买设备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四)多元化投资体系不健全从当前高等教育的资金来看,国家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占据了高等教育经费的80%左右,通过其他渠道所获取的高等教育资金十分有限。由于至今没有建立起相应的高等教育投入的有效机制、高校产权制度和基本建设投资政策,使得“多元”成长缓慢,社会参与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参与高校社会化服务的力度十分欠缺,严重制约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政府部门不仅充当了高等教育的管理者,还充当了高校的办学者,角色的错位弱化了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力度,无形中给多元化投
5、资体系的健全造成了较大的阻力。(五)高校学费收取标准不合理1989年以后,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收费阶段,学费收入成为高等教育投资的第二个重要的资金,学费的收取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高等教育资金短缺的问题。目前,高校的学费由于国家没有明确规定各高校和专业的学费水平,实际上制定学费标准的主要权力仍然掌握在各省、市地方政府手里,各地方政府往往给予不同类型的高校一定的学费收取自主权,这样就形成了学费决策上的两—三层的权力结构,导致学费收取的标准不合理,高校学费过高,已经超过很多家庭的承受能力。二、解决当前高校投资机制存在问题的对策思路(一)规范与优化高等教育投资的相关机制1.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以高校为本
6、位的管理体制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应引入高等教育的市场竞争机制,改革高校高度集权的管理传统,改革高校的内部管理模式,调整政府与高校间长期存在的依附或隶属关系,使高校成为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在办学过程中按高等教育规律和自身特点处理相关问题。为了尽快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以高校为本位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必须突出三点:(1)落实好政府宏观管理职能。政府必须承担起政治领导责任,确保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宏观调控高教结构、补充和矫正市场机制的不足、有效预防和克服市场带来的弊端,以促进高教市场效率与公平的统一。(2)构建平等的办学主体。要彻底取消计划经济时代遗留在高校的符号特征,确保所有高校站在同一平台
7、参与市场竞争。(3)建立公平高效的高等教育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原动力,在引入市场机制基础上,尽快创建教育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则和标准,高校参与市场竞争的条件和要求等相关制度规定,净化竞争环境。2.加强高等教育法律体系建设,完善高校法制保障机制目前,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法制更倾向于“教育法治”的模式,由于该模式与我国教育法制目标基本吻合,建立以“教育法治”为目标模式的教育法制体系将成为我国教育法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