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观操作中建立空间观念

在直观操作中建立空间观念

ID:11168660

大小:36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在直观操作中建立空间观念_第1页
在直观操作中建立空间观念_第2页
在直观操作中建立空间观念_第3页
在直观操作中建立空间观念_第4页
在直观操作中建立空间观念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直观操作中建立空间观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5页共5页在直观操作中建立空间观念——《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教学案例浙江省衢州市兴华中学刘芳一、教学背景《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是浙教版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学习内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四点:1.了解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的概念;2.会在简单情况下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否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3.会画简单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4.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教学重点是: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包括会认和画展开图.教学难点是:立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辨认.由于在这套教材体系里,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空间立

2、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因此,考虑到本节内容自身的数学特点,以及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充分重视数学过程,提供足够的操作与交流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尝试、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我把这一节课定位于一节数学操作活动课.二、预设与生成(一).教学准备1.每个学生准备六个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并用透明胶粘成一个立方体纸盒,便于进行课堂内的“剪与展”活动;2.每个学生剪下印发的学案上的15种

3、展开图,便于课堂内的动手操作验证;3.分好四人学习小组;4.教师准备六个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以便上课时自由粘贴组合成不同的“六连块”;5.多媒体课件,辅助演示教学.(在第一个准备活动中,我原先的设计只是让学生做一个棱长为8厘米的立方体,结果在试教中发现学生先按课本例子画出一种展开图,然后粘合为立方体,最后在剪开的过程中“按图索骥”,得到的仅是最常有的几种“一四一”型.为了使学生能够自由地发挥想象并剪开立方体,得到尽可能完全多种的立方体表面展开图,我改变了设计,要求学生用单独的六个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做一个立方体

4、模型,事实证明这个小小的改变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学生在剪的过程中真正是边思考边操作,对展开的过程有了更细致和深入的体验,并且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得出了9种立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对展开图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第二个准备活动是为这节课的主线“先想一想,再折一折”做好学具准备.)BCA(二).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如图,有一长方体形的房间,地面为边长4米的正方形,房间高3米.一只蜘蛛在A处,一只苍蝇在B处.⑴试问,蜘蛛去抓苍蝇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⑵若苍蝇在C处,则最短路程是多少?(设计这个引例的理由是:课本

5、上的节前图是杜登尼的著名谜题“蛛蝇问题”,极具挑战性,提供了很好的问题情境,但要求偏高.而将谜题稍作改编,降低了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与学习的愿望.在课堂内,我依次呈现两个问题,并分别解决.对第二问,我的预设是部分学生能答出其中一种路线(由前侧面到上底面或由前侧面到右侧面),并不打算比较求解“最短路程”,只是让学生感受到要解决此问,需要将空间立体的图形向平面图形转化,点明本节课的重要思想方法:立体(转化)————平面.学生确实答出了这两种路线,没有人提到第三种路线:由下底面到后侧面.也没有

6、学生提出要进行比较.也许学生只停留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还根本来不及思考“最短”的更深内涵,我便将课引入预设的轨道:在此时揭示课题.)第5页共5页2.合作交流,探求新知(1)形成概念①请同学们将事先准备好的立方体纸盒,沿某些棱剪开,且使六个面连在一起,然后铺平.你能得到怎样的图形?你一共剪了几刀?②请同学们展示一下.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由一个立方体展开得到的平面图形是不唯一的.③电脑演示立方体展开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直观感受和形成立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概念.(对立方体表面展开图以及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的

7、概念,课本使用的是描述性的语句,所以这个概念应该是体验性的,应该由学生直观感受得到.因此,在这个环节,学生动手操作必不可少.在这个环节,原本我的设计是在得出概念之后,继续归纳立方体的11种表面展开图及其分类口诀.试教中发现时间花费很多,使整节课的教学目标发生了偏移.于是改变了第一次的设计,把这个环节的目标定位于直观感受和形成立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概念.)(2)例题解析例1下图是一个立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吗?如果是,请分别用1,2,3,4,5,6中的同一个数字表示立方体和它的展开图中各对对应的面(只要求给出一种表示方法).

8、213456,①师生共同解析例1(对这个问题我预设了两种情形的教学,一种是学生在前一环节得出过这种“二二二”型的表面展开图,那么第一问就很显然;第二种是学生没有见识过这个展开图,那么第一问的回答就要进行引导分析.无论哪种情形,都应让学生明白:要判断一个平面六连块的图形是否立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可以利用折叠来验证,体会到“展开与折叠”之间的对应转化关系.在验证之后再让学生对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