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分层目标评价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初中化学分层目标评价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ID:11126217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0

初中化学分层目标评价教学的探索与研究_第1页
初中化学分层目标评价教学的探索与研究_第2页
初中化学分层目标评价教学的探索与研究_第3页
初中化学分层目标评价教学的探索与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分层目标评价教学的探索与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化学分层目标评价教学的探索与研究摘要:根据我国绝大多数学校都是进行大班教学的国情,对大班教学下的学生如何因材施教?达到“让每一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参与,得到不同层次的收获”的教学效果。据此,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初中化学分层目标评价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展开论述。关键词:初中化学;分层目标评价;教学4《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虽然化学是初三新开的学科,但在同一班级中,学生的基础与能力往往参差不齐,若按同一教学目标对待所有的学生,必然不能发挥一些学生的特长。《孙子兵法》有言

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引用到教学中可以改成“知己知彼,百教不殆,百学不厌”,也就是说,教师很好地了解学生是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师才能真正做到“知其心”,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该方法以课标、教材和优、中、后进三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分层教学目标为中心,以集体教学,复式教学,个别辅导的有机结合为基本形式,既对后进生特别照顾,使他们经过努力达到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又满足优生的学习愿望,发展他们的化学才能。我在所任班级中实施分层目标评价教学法,经过多年

3、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以下的经验。一、弹性分层是关键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教师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和认知因素、情意因素转化成学生认知结构的全过程。教师要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学活动,更好地切合学生的实际,首先是要对学生总体有一个基本认识。层次的划分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采用自评和考查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分组,让学生摆脱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乐意地到相应的层次中去,这样就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学完一个单元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升降,进行合理的调整。二、改进教学方法是重点1、教学目标层次化按

4、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使教学目标层次化,即将目标分为所有学生都能达到的“基本层次”、多数学生经努力可以达到的“中等层次”和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达到的“较高层次”4。也就是说,对后进生只要求学会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对中等生要注意发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优生则要求其深刻理解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投入学习,激励而不压抑,点拨学生门径而不代求通达。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融洽亲切,学生才会轻松愉快开动脑筋,独立思考,例如,学习盐酸、硫酸的性质时,对后进生要求掌握其物理性质,对中等

5、生要求不但要掌握其物理性质,还必须掌握其化学性质,对优等生除要求熟练掌握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外,还必须掌握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样使得后进生不会因太难而厌学,也使优等生“吃得饱”。同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认识到下一个目标是什么,都具有目标意识。2、教学过程层次化教学过程中,开始小步子,慢速度,有助于后进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然后逐步放开,再增加一些综合性、灵活性的问题,最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讨论解决。例如,在学习“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时,由后进生计算:完全电解72g水可生成多少g氧气?这样

6、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加深了他们对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步骤和格式的理解,由中等生计算:在实验室用“绿色氧化剂”双氧水(HO)的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要收集0.67L氧气,问至少需要双氧水多少g?(标准状况下O的密度为1.429g/L)这有助于巩固他们以前所学的物理知识和培养他们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综合运用的能力。让优等生自主探究并完成计算题: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6克装入大试管后,给试管加热至完全反应,待试管冷却后称量,试管中固体质量减少了4.8克。试计算:(1)在标准状况

7、下,制得多少升氧气?(氧气的密度为1.429g/L)(2)残留固体物质为多少克?其中含有哪些物质?各有多少克?让他们在探究中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使他们在探究中得到满足感,提高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这样,使课堂教学收到了“让每一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参与,得到不同层次的收获”的效果。都能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去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不断调控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手段,最终形成最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3、问题设置层次化教学系统中的观察和思维,是

8、教学心理结构的最基本层次,它对应的教学基本行为是探索和研究。教学过程应该有计划、有步骤、有节奏地遵循着“观察”和“思维”两个教学心理层次。问题设置的层次化正是在这一动机指导下提出的。问题的提出是思维的开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让他们有跳起来摘桃子的成功感,从而使他们在愉快中达到自己的目标,完成向高一层次的转化。例如,学习“二氧化硫的污染与防治”的内容时,在课前布置开放性问题,①何谓酸雨?酸雨有什么危害?②酸雨是怎样形成的?③空气中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