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124638
大小:5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0
《]《妙云集》教学研读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妙云集》教学研读大纲——福建佛学院师资进修班编订菩提法师《妙云集》教学研读大纲——福建佛学院师资进修班编订菩提法师 前言 一、信解行证研读《妙云集》之宗旨目的意义 1、信智合一净心为性之信 2、胜解空性得法住智之解 3、行正常道修人菩萨之行 4、现证解脱由闻思修而证 5、直其见净其行自证化他 6、八圣道四悉檀正法久住 二、研读《妙云集》的方法及其次第深入之步骤 1、教学与研讨的同步运行 2、单一课题纵横双向操作 3、探其源明其变寻干见
2、根 4、从闻思中培养正见正行 5、深入探讨触类旁通得要 6、从论入手重于大义辨异 三、《妙云集》的思想内容及其精神特色之研究 1、人间佛教的理念与实践 2、信愿慈悲智慧三大心要 3、菩萨信戒为基利他为先 4、三法印横坚无碍通古今 5、时空的运动中正本清源 6、正觉缘起回归佛陀本怀 四、教学研读《妙云集》之课程设置与学习计划 1、基础佛法解读能力培养(第一学期) 2、基础进阶写作检索训练(第二学期) 3、印度佛教嬗变历程回
3、放(第三学期) 4、大乘三系概况分类认知(第四学期) 5、中观思想系统学习讲述(第五学期) 6、提交论文通过答辩毕业(第六学期) 前言 《妙云集》是当代佛学泰斗印顺导师的一部划时代的思想巨著,它对现代及未来之中国佛教都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做为培养二十一佛教人才的学院,我们有必要对《妙云集》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妙云集》部帙浩翰,思想庞大,内容广博,若非精钻细研,详加琢磨,斟酌推敲,则实难于中蠡清脉络,掌握次第。近几十年来,犹以台湾佛教为重,对印顺导师佛
4、学思想之研究及弘传颇为得力,其中不乏诸如:演培、续明、仁俊、印海、幻生以及证严、宏印、昭慧等法师;另外,杨惠南、蓝吉富、杨郁文、吕胜强、庄春江等居士以及其他社会学者也推波助澜、慰为壮观。如今,人间佛教、薪火相传,印顺导师佛学思想正方兴未艾地在各地开展;从不同角度阐释与理解《妙云集》的著作层出不穷。相对于台湾而言,中国大陆僧俗二界于《妙云集》的研习及阐扬者甚少,虽时有介绍印顺导师的文章刊出,但也多是只鳞片爪、零星散落,无法形成气候。各地佛学院虽不同程度的开设《成佛之道》、《佛法概论》、《中观今论》
5、等印顺导师之著作,仍缺乏系统性的教学与研究。为更有力地推动人间佛教及印顺导师佛学思想在中国大陆的弘扬,以“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的菩萨精神服务当代社会人群,用文字般若启发闻思修慧,证悟人生实相,自利利他,护持正法。在福建佛学院院长学诚大和尚的指导下,遵照“悲智愿行”的院训,开设系统学习《妙云集》的课程。兹将教学研究大纲组织如下: 一、从信解行证研读《妙云集》之宗旨目的意义 从教理行果与信解行证的次第而言,《妙云集》无疑地给予我们最好的指导,兹将重点列为六项,依据导师著作之思想予以说明。希望
6、大家仔细阅读,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1、信智合一净心为性之信 修学佛法,以信智为根本:无信如无手,不能探取佛法宝藏;无智如无目,不能明达佛法深义。有信无智长愚痴,有智无信增邪见。经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信智合一,如足目相承到于彼岸。信以心净为性,对三宝有坚定不变的信心,如清水珠,自净净他。唯有深刻信解而又愿求实现的净心,才能发生止恶行善的力量,解脱一切烦恼系缚得大自在。所以,佛教的信仰是我们生命理想的归依。有关于信的内容,《妙云集》中俯首可拾,譬如:《学佛三要》中说:学佛的而
7、能够深刻的理解到学佛的根本意趣,进而感觉到非学佛不可,有这种坚强的信念,才能真正走向学佛之路,而不在佛门边缘歇脚,或者走入岐途。《佛法概论》说:佛法流行于人间,可能作为有条理,有系统的说明,使他学术化;但佛法的本质,决非抽象的概念而已,决不以说明为目的。佛法的正解,也决非离开信戒而可以成就的。法为佛法的根本问题,信解行证,不外乎学佛者倾向于法,体现于法的实践。《成佛之道》说:信与智是学佛所不可缺少的功德。有信又有智,是佛法与外道(基督教等)的最大差别。信是情意的,智是理性的,学佛的要使这二者,平
8、衡进展到融和。因为“无慧之信,增长愚痴”;“无信之慧,增长谄曲”。《我之宗教观》说:宗教的特性,在乎从信顺中趣向超脱。神教,大抵信顺神力(祭祀力、咒力等),企图在合於神的意旨中,得到神的喜悦、救济,实现某一目标,或彻底的超脱。佛教,信顺佛、法、僧。信佛信僧,实为希圣希贤的景仰,顺从已得超脱者的指导;而信法,是真理与道德的顺从、契合。佛教是以佛僧为模范、为导师;而从真理的解了体验,道德的实践中,完成自己的究竟解脱。所以,唯有佛教,才是彻底的把握宗教的本质,而使他实现出来。《青年的佛教》说:每一个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