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明清徽州宗族对经商人才的培养———以休宁西门汪氏宗族为例

谈明清徽州宗族对经商人才的培养———以休宁西门汪氏宗族为例

ID:11123451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谈明清徽州宗族对经商人才的培养———以休宁西门汪氏宗族为例_第1页
谈明清徽州宗族对经商人才的培养———以休宁西门汪氏宗族为例_第2页
谈明清徽州宗族对经商人才的培养———以休宁西门汪氏宗族为例_第3页
谈明清徽州宗族对经商人才的培养———以休宁西门汪氏宗族为例_第4页
谈明清徽州宗族对经商人才的培养———以休宁西门汪氏宗族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明清徽州宗族对经商人才的培养———以休宁西门汪氏宗族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明清徽州宗族对经商人才的培养———以休宁西门汪氏宗族为例经商是徽州人求得生存最重要的选择,商业利润是徽州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明清时期,徽商更是执商界之牛耳长达三百年。徽商的成功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及自身因素。其中,重视教育,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徽州宗族来说,有意识的培养经商人才亦是宗族发展繁荣的重要手段。明清时期,休宁西门汪氏宗族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经商人才,在盐、铁、海上贸易等领域各领风骚,乡人称富者,遂有西门汪氏。笔者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西门汪氏宗族非常重视经商人才的培养,其培养方式、方法堪称典型。1儒学教育是徽州宗族培养经商

2、人才的基础休宁西门汪氏在邑西隅。唐越国公第七子爽之后。爽十七世孙曰接,宋初由婺源回岭迁此。明中叶以前,业儒是西门汪氏宗族兴旺最重要的手段。西门儒者是新安理学传承中重要的一环,从宋到元到明代,父子相承或隔代传承,西门汪氏成为以儒显之望族。明弘治以后至嘉靖、隆庆、万历年间是徽州社会激烈变革的时期。嘉、隆之后,西门汪氏读书业儒者与名商大贾日益增多,两者互相辉映,相得益彰。万历年间,西门汪氏治经生业者二百有奇,游乡校者四十有奇,入太学者七十有奇。治经生业者已远超业儒者,标志着西门汪氏已由原先的以儒显宗族转变到贾儒并重型宗族。在这些治经生业者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商巨贾,又以大公房与九承奉

3、房为最盛。大公房之汪福光(1491-1556)、汪狮(1501-1553)、汪寰(1551-1598)等,九承奉房汪以振、汪尚权(1490-1543)、汪子砺(1561-1611)、汪早(1510-1570)、汪昱(1518-1597)、汪鼎(1527-1600)等都名噪一时,富甲一方。其中,又以盐商为多,实力最为雄厚。他们借国家对盐业政策倾斜之机,乘势而起,塑造了一个时期的辉煌,以致于数十年来,乡人称富者,遂有西门汪氏。其他如西门海商、典商等都曾经辉煌一时,塑造了西门汪氏在商业史上的地位。在对明清时期休宁西门汪氏族人早年的教育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后,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汪氏商人在步

4、入商海之前都受过正规的儒家经典教育,尽管这些受过正规儒学教育的商人步入商海的原因各不相同。经商是生活于地狭人稠地区的徽人生存的重要选择。正如万历《歙志货殖》所言:吾邑之人不能不贾者,时也,势也,亦情也。今邑之人众几于汉一大郡,所产谷粟不能供百分之一,安得不出而糊口四方也。谚语以贾为生意,不贾则无望,奈何不亟亟也。以贾为生,则何必子皮其人而后为贾哉!人人皆欲有生,人人不可无贾矣。道尽了徽人不得不贾的无可奈何。西门汪氏族谱中记载了无数族人放弃儒业转而从事贾业之例,明代汪昂(1504-1566),初业儒,已而治鹾乎江淮荆襄之间,游于金陵而泊于利。汪一麟(1514-1560)少习举子业

5、,因念其世殖淮扬,间寡兄弟可托,遂弃孺就之。汪昱(1518-1597)因父亲柳渠公倦游,遂令公不卒业诗书而代贾湖阴,治铁冶,后走上业盐这条路。汪德甫(1536-1572)少习举子业,缘幼失怙,遂废而就商,德甫持身以礼,侍长者之侧恂恂然若讷,至于当利害决可否,则又剖析几微,人莫有能眩之者。清代汪錞(1626-1691),父汪雅会(1626-1691),祖汪宫(1571-1615),曾祖汪进(1528-1585)以盐策大起其家,是一个典型的盐商世家。字钟如,号悌斋,西门人,性颖异,过目终身不忘,年十七随父雅会,游楚,以父卒家中落,弃儒服贾走四方,供母甘旨者十余年。少习举子业的经历使

6、汪氏族人的文化素养基本上都比较高。很多西门汪氏商人在经商之时依然把读书治史作为终身追求和爱好。明人汪应诰(1569-1639)家素来从事盐业,然而翁虽游于贾人乎,好读书,其天性雅善诗史,治通鉴纲目家言及性理大全诸书,莫不综究其要。小暇披阅辄竟日,每遇小试,有宿士才人茫不知论题始末者,质之公,出某书某卷某行,百无一谬,其对经史典籍的熟悉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一般士人。西门汪氏商人因为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敏锐的判断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经营活动中常常居于主动。这种文化优势有助于同当地士人进行诗文唱和,为自身赢得良好的社会形象和有利的外部氛围,同官府中人打交道就有了较高的平台。业儒始

7、终是徽人心目中最理想的从业选择,西门汪氏商人在致富之后,往往延师课子,把希望寄托在子孙身上。将仕房迁居芜湖支的汪可训(1628-?)经商成功之后,有子五人,岁延名师督之学。曰:此吾未究之业也,尔小子容一日缓乎?尽出所订习经书古文词,严程课读。大公房汪天赋(1497-1526)早逝,孺人雅尚儒,自孤春从县事,不得以儒显,二孙鸣跃相次补文学。孺人喜甚,曰:吾今乃可以见尔先人于地下矣。承奉房汪昂(1504-1566)己弗终儒业,命其仲子廷诰治书。曰:必以经时务,佐明时,毋徒委靡为也。是以隆师备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