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徽州宗族与农村乡镇治理以祁门康氏为中心郑小春

明清徽州宗族与农村乡镇治理以祁门康氏为中心郑小春

ID:28378941

大小:11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9

明清徽州宗族与农村乡镇治理以祁门康氏为中心郑小春_第1页
明清徽州宗族与农村乡镇治理以祁门康氏为中心郑小春_第2页
明清徽州宗族与农村乡镇治理以祁门康氏为中心郑小春_第3页
明清徽州宗族与农村乡镇治理以祁门康氏为中心郑小春_第4页
明清徽州宗族与农村乡镇治理以祁门康氏为中心郑小春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清徽州宗族与农村乡镇治理以祁门康氏为中心郑小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明清徽州宗族与乡村治理:以祁门康氏为中心郑小春(巢湖学院思政部,安徽巢湖238000)[摘要]本文以民间合约为切入点,对祁门康氏宗族处理纷争的实态进行了个案介绍,最后指出:民间合约是宗族惯用而有效的解纷方式;在传统乡村治理中,宗族发挥着多方位的自我调控功能,是国家扶持和利用的主要社会力量,并与国家一道形成了“协调共治”的景象。[关键词]徽州宗族;康氏;民间合约;乡村治理ClansandCountryGovernmentoftheMingandQinginHuizhou:aCaseStudyontheKa

2、ngClaninQimenZHENGXiao-chun(MarxismandIdeologyDepartment,ChaohuCollege,Chaohu238000)Abstract:Basedoncivilianagreements,thepaperdescribestherealsituationofhowtheKangClandealtwiththeirdisputes.Itsuggeststhatcivilianagreementswerehabitualandeffectivewaysforc

3、lanstosolvetheirproblems.Intraditionalcountrygovernment,clansplayedaroleofself-regulationinvariousaspects.Theyweremainnon-governmentalsectorsthatgovernmentsupportedandutilizedatthattimeandthusthevisionof“co-governmentinharmony”wasformed.Keywords:HuizhouCl

4、an;KangClan;civilianagreement;countrygovernment明清徽州向有“尚气好讼”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6BZS0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批准号:07CZS009)[作者简介]郑小春(1972—),男,安徽巢湖人,巢湖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徽州区域社会史、法制史.联系方式:巢湖学院思政部。电话:13696772078。E-mail:zxc990926@163.com(清)廖腾煃:《海阳纪略》卷下《详文》。的风习,事无巨细,稍有不合,即

5、可能诉诸官府,形成词讼。明末歙县知县傅岩即指出:“新安健讼,每有一事,冒籍更名,遍告各衙门,数年不已,以图拖害。”(明)傅岩:《歙纪》卷5《纪政绩·事迹》。由此,徽州一向被官府列为“难治”弘治《徽州府志》卷1《地理志·风俗》。之区。为了维护乡村秩序的稳定,除了统治者自上而下的司法控制之外,宗族等社会组织(包括文会等)也积极参与进来,广泛运用族规家法和村规民约等民间习惯法,与国家一道对其生存和发展的乡村地域进行着治理。目前,学界从村规民约的视角来探讨徽州宗族的乡村治理活动并不多,主要有卞利:《清时期徽州的乡

6、约简论》,《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卞利:《明清时期徽州森林保护碑刻初探》,《中国农史》2003年第2期;卞利:《明清徽州乡(村)规民约论纲》,《中国农史》2004年第4期;卞利:《明清徽州村规民约和国家法之间的冲突与整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卞利:《明清徽州经济活动中的乡例举隅》,《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日]中岛乐章:《明代乡村の纷争と秩序——徽州文书をして》,汲古书院2002年版。明清时期,祁门康氏遗存下来了

7、很多颇有研究价值的原始文书,其中,就有不少记载该宗族内部及其与外部发生纷争的合同文约。这些迄今很少被学界利用的合约文书,以村规民约这种民间习惯法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康氏宗族在防范和应对族内外纷争时所采取的种种措施,为全面考察徽州宗族处理纷争的实态乃至在传统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原始资料。一、康氏与纷争的防范康氏,相传出于卫康叔支孙,以谥为姓。李唐之时,有康先者避难居于歙县篁墩,其子康新始迁祁门武山乡尤昌里之康村,是为始迁祖。四世曰守、荣,兄弟迁板石之筀竹坞,至五世曰坦,迁孝上乡儒教里之双溪

8、,再迁至本里之白桃。此后,祁门康氏常有为官入仕者,至明清时渐而成为官宦世家,望出新安。(明)程尚宽:《新安名族志》后卷《杨、康》。明中叶以降,随着徽商的崛起以及文化教育的发达,徽州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徽州的民众生活日趋复杂多变,人口也呈急剧增殖之势。据叶显恩先生推断,明初徽州人口有80万,明末达120万,清初至140万,道光时期激增到了200万。参见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徽州地区人口变动指数图”,安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