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106787
大小:6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0
《试析谁之质量-何种质量-—关于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思考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析谁之质量?何种质量?—关于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思考论文论文关键词:质量标准主体利益论文摘要:本文对义务教育阶段推进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做了聚焦式的分析,从质量标准、质量类型、质量主体和质量动力等角度,对当前学校质量发展中的不同问题论文关键词:质量标准主体利益论文摘要:本文对义务教育阶段推进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做了聚焦式的分析,从质量标准、质量类型、质量主体和质量动力等角度,对当前学校质量发展中的不同问题进行了探讨。全文以“谁之质量?何种质量?”问题为线索,提供了一个反思当前义务教育阶段乃至基础教育阶
2、段教育质量问题的讨论性框架。自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确立普及义务教育以来,在不同地域、不同区域的义务教育发展中,普及与提高就一直是一对矛盾,政府在调节这一矛盾过程中也时常处于“钟摆”状态。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在更大范围内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成为“后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因之,如何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办学质量随即成为关注重点。但是,究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质量?究竟我们需要提高什么样的义务教育质量?却不能简单回答。许多前提性问题,诸如提高什么质量?提高谁的质量?以及质量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要提高质量?
3、如何提高质量?影响质量提高的因素有哪些?需要我们深人思考。当前,地方政府在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方面存在哪些问题?质量问题是否仅仅是一个投入问题?如何处理好不同发展阶段的学校和地域中的质量与标准、质量与竞争、质量与利益、质量与主体、质量与选择、质量与专业化等关系问题?就提高质量而言,则涉及到提高什么质量?提高谁的质量?是学习质量、教学质量还是课程质量?是政府要求的质量、社会需要的质量,还是家长诉求的质量,抑或学生心目中的没有表达出来的质量?说到底,我们需要提高什么意义上的质量,提高谁的质量。如果对质量进行细分,则还
4、涉及到数量与质量的区别。数量有多少之别,而质量之“质”则还有同质与异质之分。因此,除了量的多少,还有质的差别,而就质量的可比性而言,则还有可比与不可比之分。就其质与量的关系而言,一般存在的则还有高质量多,高质量少,低质量多,低质量少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判断。对于质量的高低判断,则还涉及到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社会角色的不同评价和看法。可以说,就学校质量而言并非简单之事,各种主体、各种文化背景、各种类型的办学主体都会有不同的质量观,而且认识与事实往往差异极大,事实上的质量认识是什么,存在什么问题,可能更需要关注。
5、本文名之为“谁之质量”,特别强调质量并非没有主体利益的介人,质量标准不可能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标准,而是往往与各类主体利益相关。所以,我们讨论质量问题的时候,就需要明确解释是谁的质量,政府的,社会的,家长的,学生的,还是学者的;而“何种质量”,则需要我们追问,我们的质量是什么意义上的质量,对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义务教育而言,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质量?何种性质的质量?现实为什么不能出现我们理想中的质量?为什么不能出现理想社会所期待的质量?提高质量看起来是一个与学校教育活动相关的问题,但涉及的问题则是一
6、个包括全社会在内的多层面、多因素的问题。带着这样的问题,本文从本人参与的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学校发展和决策实践研究中,梳理出一些在笔者看来比较重要的问题,谈谈自己对提高义务教育阶段质量的粗浅思考。一、单一与多元:教育标准单一化带来质量认识的窄化如果问,当前我国义务教育乃至基础教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我认为,就是教育标准的单一化。这种单一标准带来的结果是学校办学的同质化和趋同化,带来的是办学中的去个性化。一般来说,标准有单一和多元之分,也有高低之别。说到标准,就需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义务教育阶段的标准变了吗
7、?义务教育阶段标准问题是什么?应该是什么标准?事实上是什么标准?人们看重的学校质量标准是什么?谁来决定最高标准?谁来决定最低标准?谁来评价标准高低?义务教育的义务是否是唯一标准的合法理由?义务是否就等于一致?是否允许多元?而影响我们教育标准多元发展的障碍在哪里等一系列问题。如果我们拿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领域的变化与教育领域的变化,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来分析的话,我觉得,社会领域最大的变化就是人们消费的产品标准多元了,人们看待产品、评价产品的标准多种多样,从日用消费品到汽车、住房等各个领域都反映出消费者的多种需求
8、,而这种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促进了产品标准的多样化,激励了企业的创新能力。某种意义上,在经济领域,产品极大丰富的前提是产品标准的变化,同样是电视,如果现在还是全国统一生产9寸电视,即使是产权明晰,即使是市场配置资源,照样很难增加社会财富,很难促进社会财富的丰富。而在教育领域,与社会经济领域的一个显著的差异就是教育标准没有变,“我”和“我的孩子”受的教育事实上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尽管义务教育阶段得到了普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