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指标体系浅谈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指标体系浅谈

ID:11087693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指标体系浅谈_第1页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指标体系浅谈_第2页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指标体系浅谈_第3页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指标体系浅谈_第4页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指标体系浅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指标体系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指标体系浅谈【摘要】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能有效降低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损害程度,避免次生灾害发生。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指标直接反映一个城市的防灾避难水平。【关键词】应急避难场所;南昌;指标体系;比较研究【abstract】emergencyshelterofconstruction,caneffectivelyreducethepublicemergenciesbroughtaboutbythedamagedegree,avoidsecondarydisaster.Emergencyshelterconstructionindexdirectlyreflec

2、tacityofrefugelevel.【keywords】emergencyshelter;Nanchang;Theindexsystem;Comparativestudy中图分类号:P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前言据地震部门统计,截止2007年底,全国有68个大中城市已建成和正在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但很多城市都只是零星试点,并没有系统的规划。62008年4月,汶川地震爆发,全国各地在支援灾区建设的过程中开始反思与总结自身城市的避难场所建设。从2009年开始,深圳、重庆、广州、西安、山西等多个省市开始密集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但到目前为止,国内仍没有专门的

3、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编制标准与规范。2应急避难场所体系一、灾害类型依据《南昌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避险手册》,可能影响我市的突发事件主要有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4类。结合南昌市现实情况,对4类突发事件进行细分,总结出中心城区内需要重点提供避难场所的有洪涝灾害、火灾、重大危险源事故灾害、核设施事故灾害、低温冰冻、地震灾害等,其余突发事件灾害可以兼顾考虑。二、场所分类与场址资源(一)场所分类与分级1、场所分类规划将应急避难场所分为室外避难场所和室内避难场所两类。室外避难场所:主要适用于地震及其它需要室外避难场所的突发事件发生时,受灾人员的疏散和安置。室外避难

4、场所具有整体需求、规模大、建设标准高、均衡分布等特点,主要为公园绿地、广场、大型体育场馆、中小学校体育场等。6室内避难场所:主要适用于气象灾害、核设施事故及其它需要室内避难场所的突发事件发生时,受灾人员的紧急疏散和临时安置。室内避难场所具有局部需求、规模小、建设标准一般等特点,主要为学校、社区(街道)中心、展览馆、体育馆、条件较好的人防工程等室内场所。市民需要较长时间避难时,也可在灾后利用室外固定避难场所。2、场所分级根据灾害发生后的服务时间、服务范围、配备设施要求的不同划分等级。一般分为三类。按行政区划分为市级、区级、社区级避难场所;按灾害响应等级分一级、二级、三级避

5、难场所;按时效分为临时、长期避难场所。《城市抗震防灾标准》分为紧急、固定、中心避难场所。参考国标《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分类,根据应急避难场所承担的不同功能、不同等级,南昌市避难场所应按Ⅰ级、Ⅱ级、Ⅲ级应急避难场所设置。市应急主管部门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各类各级避难场所的行政管理级别。(二)场所分级与场址资源1、Ⅲ级应急避难场所:供市民就近紧急疏散和临时安置的场所,也是受灾人员集合并转移到固定避难场所的过渡性场所。主要为空地、绿地、停车场、公园、广场、学校操场、体育场馆等室内外场地以及学校、社区(街道)中心、展览馆、体育馆、条件较好的人防工程等室内场所。62、Ⅱ

6、级应急避难场所:供市民较长时间避难和进行集中性救援的固定设置避难场所。主要为防灾改造过的面积较大的公园、体育场馆、绿地、广场、学校操场、综合车场等室内外场地。Ⅱ级应急避难场所可兼作Ⅲ级应急避难场所。3、Ⅰ级应急避难场所:从Ⅱ级应急避难场所中选取出来的,是规模较大、功能较全、安全度高,承担指挥和避难救援中心作用的固定设置避难场所。主要为防灾改造过的大型城市公园、大型体育场、大型市政广场、大学等场所。4、本次南昌市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所应对的灾害除了地震灾害外,还兼顾多种其它灾害。场所分类时须考虑到各种灾害类型特点、灾害发生时段所对应的应急避难场所不同,如地震灾害发生一

7、般损害程度较高,受灾人口安置时间长,从临时安置到长期安置全过程覆盖,需分不同避难场所进行室外安置;而局部火灾、洪灾、冰冻、高温等灾害安置人口较少,安置时间较短,一般只需临时室内安置,若长时间安置也可在灾后利用室外固定避难场所。针对这些特点,将本次规划三级场所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规定的三类场所进行区别匹配如下:表3-1:避难场所分级对比表国标《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南昌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议行政管理级别设置配置安置时间存在状态Ⅰ级应急避难场所Ⅰ级应急避难场所市级综合设施≥30固定6Ⅱ级应急避难场所Ⅱ级应急避难场所区级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