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08740
大小:272.7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07
《我国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现状与完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32卷第1期湖=tie.广播电视大掌学a'KVo1.32,No.12012年1月JournalofHuBeiTVUniversityJanuary.2012,083~084我国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现状与完善徐洁蓉(增城市广播电视大学,广东广州511300)[内容提要]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潜能,增强员工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当前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竞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在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约束机制
2、、环境激励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应根据国有企业现存问题制定相应的调整策略,以使其能够更大程度地激励员工,从而形成一套良好的激励机制,增强国有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关键词]国有企业;激励机制;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427(2012)01—0083.02工作效率不高、管理效能不足是很多国有:企业的通病,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约束机制。但是,也正是因为有了严格的而作风懒散、工作拖沓、效率低下几乎可以成为当下很多国条条框框,使得员工们在很爹隋况下缺乏了自主性和创新意有企业员工的显著标
3、识。为了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激励员识,只有把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工,完善我国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如何建立发挥约束机制的作用。企业的激励机制,如何更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四)环境激励不健全是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环境激励主要包括企业文化环境和工作环境两个范畴。一、我国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企业文化是传统氛围构成的公司文化;是在工作团体中(一)物质激励缺乏效率性,过于单调逐步形成的规:是一个企业的主要价值;是在企业中寻求生物质激励是我国国有企业内部非常普遍的激励方式。
4、有存的竞争“原则”。它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构些国有企业为了避免在物质激励中的矛盾,实行平均主义的成公司员工活力、意见和行为的规范。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分配方法。在平均主义状态下,员工不愿冒风险创新,容易业与员工共同秉承的价值观、共同遵守的信念和共同实施的偷懒和坐享其成。主要表现在工作无积极性,生产效率低下行为方式。现阶段,一些国有企业只是一味追求产值、效益,等。这样,物质激励的效果就大打折扣,甚至没有起到任何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缺乏一种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和激励作用。而有些国有企业看到了平均主义的弊端,为了打
5、一种凝聚员工与企业命运紧紧维系的精神力量。企业文化的破平均主义,不断拉开员工收入的差距。这对员工确实起到作用是巨大的,国有企业忽视其作用,将会使得激励效果事了正面的激励作用,但是随着这种差距的盲目拉大,它的负倍功半。面效应已经开始显现。主要表现在员工之间矛盾扩大,偏向工作环境的安全舒适与否,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激情,追求短期利益。因此,盲目拉大收入分配差距的激励效果不影响员工的注意力与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的程度。忽视环境的足。目前,还有很多的国有企业在物质激励方面缺乏效率性,激励作用,认为环境只是外部因素,对员工的影响不大,
6、这而且在物质激励上仍有部分国有企业只是用钱来激励,显得种想法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甚至会导致员工的跳槽。过于单调。以上这些都是我国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二)精神激励匮乏这些问题使得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不能很好地发挥激励员目前,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的精神激励都是一些虚的东工的作用,打击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西,即使有一些有限的激励手段也只是停留在思想政治工二、完善我国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对策作、职业道德教育上,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不大。据有关国有(一)注重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有效结合企业员工精神激励现状的调查分析表明,大部
7、分国有企业在1.注重物质激励的效率性、多样性现行体制下,对员工的精神激励不到位,效果较差。有的国加大物质激励力度,能形成良好的动力,激发员工的潜有企业重视现实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在经营政策和策略能和创造力。打破薪酬分配和奖励中的平均主义,建立以绩上,员工基本没有参与企业决策的权利。员工在企业中职责效为依据的分配制度,使员工凭能力竞争上岗,靠贡献领取不分明,做事互相牵制,人才有职无权或职权皆无,活动的报酬,形成一个向能力倾斜、向贡献倾斜的分配机制,以及自由空间非常狭小,无法展开工作。这样的激励机制不能使提高奖励占员工收入
8、的比重,能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员工很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和创造性。但在加大物质激励力度的同时,要注意不能盲目(三)激励和约束比例不协调扩大员工收入的差距,否则会造成物极必反的局面。加大物在大多数企业制度中,惩罚性的规定比奖励性的规定比质激励的力度要有个度,目的是为了使物质激励更具有效率例要大。过度强调约束忽略奖励,带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