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浅议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ID:11085660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浅议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_第1页
浅议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_第2页
浅议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_第3页
浅议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_第4页
浅议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摘要:本文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进行探讨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Abstract:inthispapertheconstructiontechnologyofboredpilesarediscussedKeywords:boredpiles;Construction;Qualitycontrol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6前言:由于钻孔灌注桩施工的隐蔽性和不可预见性,成桩后也不能进行开挖验收,施工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钻孔灌注桩具有抗震性好、承载力大、

2、施工噪音小、桩基施工既有机械操作,又有钢筋加工,混凝土拌合和灌注等多种工作,工序种类繁多,影响因素多,水下混凝土施工要求严格,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孔底沉泥、缩颈、夹渣、断桩等,可能造成质量事故。因此在施工中要认真核查地质和有关灌注桩方面的资料,熟悉设计图纸的要求,对灌注桩施工中可能发生的一些质量问题进行分析,依照相关施工、技术规范,制定施工质量验收施工方案,详实记录每根桩的施工情况,以便有效的对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施工质量的控制。本文结合青海省海东工业园区临空综合经济园市政工程纬一路哈拉直沟(K0+795.275)2-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3、,桥墩、桥台均采用柱式,钻孔灌注桩基础,钻孔灌注桩采用C25水下混凝土的施工实例,简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灌注桩施工工艺:主要是成孔、成桩各工序的操作工艺,它是施工方案的核心。测量放线、定桩位埋设护筒、桩机就位调整平整度、成孔第一次清孔、混凝土搅拌废泥浆排放泥浆沉淀拌制护壁泥浆、钢筋笼制作、灌注水下混凝土二次清孔、沉渣测定、安放导管、吊放钢筋笼、灌注水下砼。一、成孔质量的控制钻孔混凝土灌注桩则是先成孔,然后在孔内成桩,周围土移向桩身土体对桩产生动压力。尤其是在成桩初始,桩身混凝土的强度很低,且混凝土灌注桩的成孔是依靠泥浆

4、来平衡的,故采取较适应的桩距对防止坍孔和缩径是一项稳妥的技术措施。1、确保桩身成孔垂直精度为了保证成孔垂直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应采取扩大桩机支承面积使桩机稳固,经常校核钻架及钻杆的垂直度等措施,并于成孔后下放钢筋前作超声波测试。2、确保桩位、桩顶标高和成孔深度及保证孔底沉淀层厚度6在护筒定位后及时复核护筒的位置,严格控制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0mm,并认真检查回填土是否密实,以防钻孔过程中发生漏浆现象。虽然钻杆到达的深度已反映了成孔深度,但是如在第一次清孔时泥浆比重控制不当,或在提钻具时碰撞了孔壁,就可能会发生坍孔、沉渣过厚等现象,

5、这将给第二次清孔带来很大的困难,有的甚至通过第二次清孔也无法清除坍落的沉渣。因此,在提出钻具后用测绳复核成孔深度,并保证清孔后沉淀层厚度能符合施工要求,严禁采用加深孔底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造成桩底永久性沉渣影响桩基工程质量。如测绳的测深比钻杆的钻探小,就要重新下钻杆复钻并清孔。3、灌注水下混凝土前泥浆的制备和第二次清孔6清孔的主要目的是清除孔底沉渣,而孔底沉渣则是影响灌注桩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清孔则是利用泥浆在流动时所具有的动能冲击桩孔底部的沉渣,使沉渣中的岩粒、砂粒等处于悬浮状态,再利用泥浆胶体的粘结力使悬浮着的沉渣随着泥浆的循环流动

6、被带出桩孔,最终将桩孔内的沉渣清干净,这就是泥浆的排渣和清孔作用。利用钻杆在原位进行第一次清孔,直到孔口返浆比重持续小于1.10—1.20,测得孔底沉渣厚度小于50mm,即抓紧吊放钢筋笼和沉放混凝土导管。由于孔内原土泥浆在吊放钢筋笼和沉放导管这段时间内使处于悬浮状态的沉渣再次沉到桩孔底部,最终不能被混凝土冲击反起而成为永久性沉渣,从而影响桩基工程的质量。因此,必须在混凝土灌注前利用导管进行第二次清孔。当孔口返浆比重及沉渣厚度均符合规范要求后,应立即进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工作。二、成桩质量的控制1、为确保成桩质量,要严格检查验收进场原材料的质保

7、书,对不合格材料,严禁用于混凝土灌注桩。2、灌注水下砼时应配备主要设备及备用设备,主要设备的搅拌机能力应满足桩孔在规定的时间内灌注完毕,灌注时间不得长于首批砼初凝时间,若估计灌注时间长于首批砼灌注时间,应掺如缓凝剂或启用备用设备。3、钻孔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施工主要是采用导管灌注,一般采用钢性导管进行灌注,导管使用前因进行必要的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在混凝土搅拌前都要复核配合比并校验计量的准确性,严格计量和测试管理,并及时填入原始记录和制作试件。4、6为防止发生断桩、夹泥、堵管等现象,在混凝土灌注时应加强对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

8、。特别是砼拌合物运至灌注地点时,应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二次拌合,如仍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并随时了解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人深度。导管在混凝土面的埋置深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