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炎症性肠病基因治疗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炎症性肠病基因治疗进展【关键词】炎性肠疾病基因治疗0引言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都属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o内稳定高效地表达目的基因.予免疫缺陷鼠静脉注射5型重组腺病毒(AD5)载体,亦发现结肠上皮细胞长时间表达目的基因,而消化道其他部位目的基因表达阴性.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内的免疫细胞无疑是IBD基因治疗中最受关注的靶细胞,但由于肠道黏膜上皮屏障的存在,载体不能有效到达固有层.M细胞是存在于黏膜集合淋巴结滤泡顶部上皮中的一种特殊细胞,其主要功能是将肠腔内抗原和病原体跨上皮转运
2、至上皮下淋巴组织.可利用M细胞能广泛摄取各种抗原物质的功能,及其与免疫细胞之间的对话方式,通过M细胞将载体导入黏膜淋巴组织,从而调节局部黏膜免疫反应和机体的系统免疫反应[1].有实验表明AAV载体能感染肠道固有层内细胞,并使17%~19%的固有层细胞于感染后6mo内持续表达目的基因.2目的基因转移至胃肠道组织实验表明[2],阻断小鼠肝动脉和门静脉后,经眶后静脉丛予重组腺病毒载体,30min后恢复肝脏血供,肠壁血管、血管周围组织和小肠绒毛持续表达目的基因达数周之久.局部予经包装的质粒、脂质体、逆转录病毒、慢病毒、腺病毒和AAV载体均能将目的基因转导至肠道黏膜,且黏液溶解剂(
3、二硫苏糖醇、N乙酰半胱氨酸)和蛋白酶体调节剂(MG101)能促进转导效率.上述载体中,以AAV载体系统的应用前景最广阔.重组AAV(rAAV)载体去除了所有编码序列,只保留145bp的末端重复序列,不含任何病毒基因,感染细胞后,前病毒DNA定向整合至19号染色体的AAVS1区域.在人类基因治疗的常用病毒载体中,rAAV是目前唯一没有引起宿主病理反应的载体[3].实验表明,以AAV载体对空腹大鼠灌胃6h后,胃十二指肠和近端空肠固有层细胞开始表达目的基因,并能持续稳定表达6mo;虽然未观察到结肠有目的基因表达,但是可以推测灌肠能使目的基因被转导至结肠固有层细胞.此外,虽然没
4、有直接证据表明AAV载体能感染肠干细胞,但除固有层外,肠上皮细胞亦表达目的基因1mo.AD5是体内实验使用最多的载体,该载体由于E1缺失造成病毒复制缺陷.腺病毒载体可高效感染多种靶细胞,对分裂期细胞和增殖停止期细胞均有很高的导入效率,这是逆转录病毒载体所不具备的.据报道,经十二指肠饲管予大鼠E1缺失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后,目的基因能有效导入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皮细胞.以E1/E3缺失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灌肠后,结肠上皮细胞能高效表达目的基因.而且炎症性肠病的基因治疗AD5载体感染IBD患者肠上皮细胞的效率远高于非IBD患者[4].但是经消化道予腺病毒载体主要感染的是更新速率很快
5、的肠上皮细胞,因此AD5载体转导的目的基因在肠道内的表达时间只能维持数天,为达到治疗IBD的目的,需反复给药,同时还要避免机体的免疫反应.有报道称,经尾静脉注射重组腺病毒载体后,免疫缺陷小鼠结肠上皮细胞和隐窝细胞可长时间表达目的基因,而消化道其他部位无目的基因表达.该实验结果非常诱人,但由于E1缺失造成病毒复制缺陷,AD5载体不能像逆转录病毒载体一样整合至宿主基因组.3IBD基因治疗的策略和研究现状3.1下调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IL18是一个多功能细胞因子,结构类似IL1家族,能活化T淋巴细胞内的核因子(NF)κB和激活蛋白(AP)1,与IL12诱导的STAT4
6、协同促进T淋巴细胞表达干扰素(IFN)γ[5].此外,IL18还通过上调TNFα,IL6和IL1的表达加剧炎症反应.以IL18结合蛋白(IL18BP)治疗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可减轻肠道炎症.鉴于IL18在CD中的重要作用,Wirtz等[6]尝试以IL18为靶点对CD动物模型进行基因治疗.构建表达IL18反义寡核苷酸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予移植CD4+CD62L+T淋巴细胞形成的CB.17SCID小鼠结肠炎模型灌肠.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表达IL18反义寡核苷酸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能抑制结肠组织产生IL18,实验组结肠炎的内镜和组织病理学改
7、变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此外,该实验还观察到局部给药方式只抑制结肠固有层单核细胞产生IFNγ,而不影响于脾脏的单核细胞.3.2上调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IL10能抑制巨噬细胞活化和分泌IL1α,ILβ,IL6,IL12,IL18和TNFα等细胞因子,下调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Ⅱ类分子的表达;通过影响抗原递逞细胞功能而强烈抑制CD4+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泌细胞因子.此外,其还能直接抑制T淋巴细胞产生IL2,TNF和IL5.IL10基因敲除小鼠可自发形成Th1型淋巴细胞介导的结肠炎.IL10对IBD动物模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