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家驹副主任中医师从湿论治脾胃病经验

樊家驹副主任中医师从湿论治脾胃病经验

ID:11068505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樊家驹副主任中医师从湿论治脾胃病经验_第1页
樊家驹副主任中医师从湿论治脾胃病经验_第2页
樊家驹副主任中医师从湿论治脾胃病经验_第3页
樊家驹副主任中医师从湿论治脾胃病经验_第4页
樊家驹副主任中医师从湿论治脾胃病经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樊家驹副主任中医师从湿论治脾胃病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樊家驹副主任中医师从湿论治脾胃病经验【摘要】脾胃病证虽多,然湿留气滞是病机中共同之处,湿邪作为脾胃病的重要病因,治疗当以祛湿为中心,祛湿健脾、调畅气机为其治疗大法,并提出在治疗的同时要把握得当,则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关键词】脾胃病;湿邪;樊家驹;从湿论治经验江苏省高邮市为全国首批中医试点县之一,高邮市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樊家驹副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40余载,学术经验颇丰,尤其是脾胃病的辩证论治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作者曾有幸侍诊,得益非浅,现将其从湿论治脾胃病的经验作介绍如下。1理论基础人体之气机升降,权衡在于中气,三焦升降之气,由脾鼓动,中焦和,则上下顺,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

2、,胃主纳谷,脾主运化,脾升则健,胃降则和,所以中焦气和,脾胃升降皆得适度,则心肺在上,行营卫而光泽在外;肝肾在下,养筋骨而强壮于内;脾胃在中,传化精微以溉四旁,人体保持正常的气机升降运动,是为无病。6五运六气中,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为脾,故脾主湿。脾胃为仓廪之官,水谷之海,无物不受,邪气易袭而盘居其中,脾胃因之升降失常,气机壅塞,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阻、食积、痰结、气滞、血瘀、火郁亦即相因而生。邪正交杂,气道闭塞,郁于中焦,此乃属实滞。若脾胃亏虚,运化失司,升降失调,清浊相干,湿、滞又可从中而生,所谓因虚致实,虚中挟滞。若湿邪阻中,脾胃受病,气机升降之枢纽失灵,脾运失司,则内湿停

3、留。脾本主湿,以升为主,气不升,胃气不降,运化转输无力,导致水液代谢失调,生成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而这些病理产物又进一步加重脾胃升降功能失司,出现多种虚实夹杂的病证。正如《温病条辨•湿》谓:“脾主湿土之质,为受湿之区,故中焦湿证最多。”因此无论湿邪困阻脾胃,或脾胃功能失调湿邪内生,作为病理产物的湿邪在脾胃病中均是不容忽视的。故脾胃病证虽多,然湿留气滞是病机中共同之处。6樊家驹副主任中医师认为脾胃病变多湿多滞,其中脾病多湿,易被湿困;胃病多热,易为热壅,总为气机升降失宜所致,故脾胃病变不宜大补大泄,而贵在调理,探本求源,明气机失调之因,审因论治,复脾胃升降之常,使湿滞消,升

4、降和,诸症可除。湿邪作为脾胃病的重要病因,治疗当以祛湿为中心。祛湿必先健脾,脾气健运则水湿得化;健脾又必须调气,气机调畅则脾胃升降有序。脾主运化而升清,胃主受纳腐熟而通降,为气机升降的枢纽,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调畅脾胃之气机,使脾气健运,胃气通降,升清降浊,则水湿自消。祛湿健脾、调畅气机为其治疗大法。并提出在治疗的同时要把握得当,所谓用药如用兵,知己知彼,百战百胜。2治疗经验2.1温化谨防伤阴湿为阴邪,其性黏滞,湿胜则阳微,湿邪最易损伤脾阳,脾为湿困,脾气不升,则胃气不降,水湿内聚,气机不畅,可见胸脘痞满,大便溏稀不爽。湿邪阻中,湿浊外溢,常可弥漫表里上下,兼见倦怠无力,四肢沉重,面

5、色光亮而淡,头昏且胀,舌苔白腻润滑而液多,脉沉濡而软,或沉缓而迟。湿从寒化(或热化)为湿邪致病的主要发展趋势,临证所见,寒化多于热化。湿性为阴,得温则化,因此樊家驹主任认为温阳化湿是其基本治则,“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胃为阳土,喜润恶燥。”此治则对脾脏来说合其习性,对胃腑来说似乎不宜,但实践证明,温阳化湿法用治湿邪所致胃炎或其他消化道疾病,不仅收效满意,且无伤胃(阴)之弊,即是盛夏也是如此。治疗上当用温热药助阳以燥湿,除选用�湿的药物外,还要配合温运脾阳的药物,但需注意的是湿去七八,则减温热之品或不用,过服则有伤阴之弊,或助湿热化,每用藿香、川朴、半夏、6茯苓、苍白术、白蔻仁(或砂仁)、陈

6、皮、泽泻(或薏苡仁)配干姜、吴茱萸、桂枝、附片等,但吴茱萸、附片不可久用,随病情轻解减量或不用;若湿从热化,尚未伤阴,见纳呆、脘腹胀满,舌苔黄腻,脉濡数等症候,则加少许黄芩或黄连之类,以苦温并用,清热化湿;若湿从热化,伤及胃阴,于上述症状中见口干,舌质干裂起刺,苔焦黄干燥者,则另当别论,当选用清热养阴药如石斛、玄参、麦冬、生地等与化湿药配伍,以清热化湿而不伤阴,生津而不助湿。当随症选择,不可拘泥一法。2.2健脾谨防壅塞外湿发病,多犯脾胃,致脾失健运,湿从内生,而脾失健运,又容易招致外湿的侵袭。章虚谷说“脾弱则湿自内生,湿盛而脾不健运”,可见湿盛与脾虚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健脾可以增强脾的运

7、化功能,使水湿消除,故樊家驹主任认为凡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四肢困重,脘腹不舒,纳谷不香,口粘不清,大便溏薄或泄泻,苔薄腻,舌淡胖,脉濡细者,当宜健脾化湿,但一定要注意,健脾化湿的同时,要加一些行气药、助运药与之相配伍,使补而不滞,以促进脾胃的运化,达到健脾而不壅塞的治疗目的,常用药如党参、茯苓、白术、薏苡仁、甘草配木香、砂仁、陈皮、制半夏、山楂、神曲、谷麦芽、苏叶等,另防风香能舒脾,风能胜湿,为理脾引经要药,亦可加用,有时会取得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