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599048
大小:5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3
《重症肌无力的中医脾肾论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重症肌无力的中医脾肾论治【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辨病审证脾胃虚损脾虚及肾脾·肾论治治宜调适重症肌无力是神经系统肌病中比较常见的难治病。在李庚和主任引领下,上世纪60年代起即开始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经历了一个探索实践、总结提高、开拓创新的过程[1][2]。在诊治本病的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中医学术观点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这在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领域内是十分突出和独具特色的,现将临床随诊所得及李庚和主任经验之整理作一总结。 辨病审证释病机 1.脾胃虚损是重症肌无力的本质 治病必求于本,对重症肌无力的辨证论治就是
2、对其内在规律的认识,也是对其证候本质的探索和把握。基于此,李主任从分析重症肌无力临床特征入手,广览博引,上溯《内经》、中尊东垣、下融诸家,发掘整理铸成一说。对重症肌无力最具特征性的八大主症进行了证名辨识、审证求因,将上睑下垂(睑废、睢目)、复视(视歧)、言语低嘶(声喑)、舌软弱(舌萎)、抬头困难(头苦倾)、咽嗌不利、呼吸困难(大气下陷)和四肢不用(痿证),高度地概括为病在肌肉。临床症状虽然部位有别,所司各殊,但其共同点都由疲怠无力而起,与脾所主的生理病理范畴相吻合。首先,脾通过运化水谷精微而产生“中气”,它通联于体表的“在体为(
3、肌)肉”而将其功能突显出来,故称“脾主运动”。脾的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脾气”作为动力,气虚则必然无力。其次,脾应“日昳”(黄昏至合夜),重症肌无力症状晨轻午(暮)重的时相变化与脾所主的时辰相吻合。“劳则气耗”,患者愈劳累症状愈甚,恰与“劳倦伤脾”相符。本病患者因脾失健运,或因脾气失于内充而传送无力,造成运化稽迟,临床表现为纳少、便溏或腹胀、便难无力,甚则可伴消瘦或肌萎。证候频率分析提示:苔薄白占76%,舌质淡63%,舌体胖或伴齿痕48%,脉细濡者80%。近年本院重症肌无力专科对重症肌无力常规开展肌电图低频重复电刺激及肢体抬举功
4、能和肌力的器械检测证实:患者受累肌群做功能力下降,不耐负荷、不耐疲劳,口咽及食道钡剂电透提示肌性管腔/管道运动异常[3]。协作组的工作证实本病伴有脂肪吸收不良,基础胃酸分泌降低(注射五肽胃泌素后胃酸仍低),显示本病的脾虚证有其相对应的病理学基础。 2.脾虚致使机体稳态调控失衡是重症肌无力发病的内在成因 正如明代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中所阐述的:脾胃既虚则十二经之邪不一而出。这一观点高度概括了脾脏在维护机体稳态平衡、制约内在致病因子产生这一机制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同时脾脏又以水谷精微
5、滋生卫气,通过卫气的温肌肉、肥腠理、司开阖的作用而发挥抵御外来邪气侵袭的功能。因此脾虚致使机体自稳机制的紊乱是本病发病的内在成因,而本病患者明显的易感倾向正是这种机制紊乱、调控失衡,功能低下的外在表现。对于脾虚的成因,1000例病例的统计资料分析:劳累过度、思虑抑郁(包括精神超负荷的负担状态或情志刺激)、外邪感染等是导致脾虚的重要因素。近年本专科对本病进行了淋巴细胞表型分析[4](流式细胞仪),多项细胞因子和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等系列临床检测证实了机体稳态调控失衡是本病发病的内在成因的学术观点。 3.脾虚及肾、脏腑失衡是重症
6、肌无力的病机转归 随着病情的发展,脾脏虚损可以及肾,出现肾气不足。时日迁延,脾肾互损,阴阳失调,可出现气阴两虚、脾肾阳虚,直至元气虚脱(衰败)之重症,整个机能活动就会紊乱、下降,呈现衰竭状态,最终导致大气下陷,气脱亡阳。因此,脾虚及肾是重症肌无力中医病机的重要转变和发展,提示着疾病的严重和深入,并可导致五脏衰竭,这在重症肌无力危象和重症患者中表现尤为突出。另一方面,脾肾虚损又可导致五脏之间的互根相制作用失去平衡,病变延及他脏,影响肺、心、肝等功能,从而继发另一系的脏腑病态。常见诸如心气及心血不足或心脾两虚(见心悸、健忘,失眠、
7、多梦)、肝血不足或肾精亏损(复视、溢泪,畏光、羞明)、肝郁痰结(瘿证等)、肺卫不固(易感冒、感染)、肺失清肃、痰瘀积于膻中(胸腺肥大、胸腺肿瘤)。 圆机活法论证治 重症肌无力病由脾胃虚损而起,脾虚及肾,依据这一认识,临床确立了培补脾肾的基本治则,可概括为补中益气,振元治痿。但这还不是本病辨证的全部内涵和精髓,在治疗过程中应对证候特征与证候态势的深层次的再认识。因此在前述病机认识的基础和框架下深入进行证候与证势分析,把握本病各特定阶段人体病理生理和机能状态改变的脉搏,揭示疾病发展各阶段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探索本病阶段
8、性证候表现的主要特征、演变与转化的规律和病理变化的本质,并通过证涉层面、证型分类等理论加以提炼和概括以指导临床实践,以期做到知常达变,审时度势,视证运法,使辨证不背离于大法至理,辨病又不囿于大法约束。注重在辨病中抓病机转归特点、辨证中抓证候证势特征.病证结合、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