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012541
大小:4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阁夜》教学设计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阁夜教学设计与反思学习目标1、因声求气,把握中国古典诗歌的声律特点,学习有情感诵读作品。2、吟咏诗韵,体会诗歌的音乐美,理解作品蕴含的感情。3、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学习重难点1、把握诗歌风格;2、体会诗歌流露的思想感情。课时划分1课时课前自学1、熟读诗歌,感知诗歌的音韵,把握节拍。2、感知诗歌格律。3、将诗词散文化,理解每句的句意。4、此诗一共写了诗人几种悲慨?找出诗句细加品读。诗人的悲慨中对什么事最感忧伤?5、对比鉴赏:《阁夜》与《旅夜书怀》。知识链接1、诗人回顾 杜甫,字子美,他授检
2、校工部员外郎,故称“杜工部”,又授左拾遗(谏官),故又称“杜拾遗”。他的诗反映唐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故有“诗史”之称。他的诗表达悲天悯人情怀,济世安民思想,以及其高尚人格和完美技巧,故又有“诗圣”之称,并被推崇为现实主义诗派的代表。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著有《杜工部集》。2、杜甫诗歌中的两种风格:(1)沉郁顿挫,“沉郁”有深挚、沉雄、郁结、抑塞之意,主要指感情的力度、浓度、深度,侧重于“意”、“思想”;“顿挫”有抑扬曲折、句断意连、波澜起伏之意,主要指感情表达的层次、节奏,侧重于“法”、“表现”。杜甫处于干戈扰
3、攘的乱世,奔走衣食,贫病交加,但在诗歌中,抒写的却不局限于他个人的苦难,而是更多地想到国家和人民,想到周围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他这种深厚的感情,宽广的胸襟,使得他的诗歌体现的不是一种委琐贫弱的感情,而是一种高尚的充实而有力的“悲而壮”的激情,这就使他那多半言愁的悲剧题材的作品表现为独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2)闲适情趣,安静明秀境界,细腻的景物描写,形成萧散自然的特色。63、题解、写作背景“阁夜”,即西阁之夜。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765--767)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
4、、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gàn)、郭英乂(yì)、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导致蜀中大乱。《阁夜》就是在这样一种动荡的时代背景中创作出来的。加之杜甫好友郑虔﹙qián﹚、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杜甫以老病之身仍在不断地迁徙飘荡,深感寂寞悲哀。他忧时伤乱,心情十分沉重,写下了这首诗。 《阁夜》的体裁:从诗体看,属七言律诗;从内容看,是一首抒情诗;律诗属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有七律千秋鼻祖之美称。一、课堂导入: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蜀相》、《登高》、《登岳阳楼》这
5、三篇律诗,对杜甫的平生经历与思想情感有了更多更全面的了解。《登高》一诗中包含着作者郁积难舒的爱国情感和排遣不开的羁旅愁思。不仅仅写出个人的漂沦西南衰老多病,鬓毛早衰止酒停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不安满目疮痍,人民颠沛流离受尽苦难。《蜀相》一诗中表达作者对诸葛亮的崇敬与仰慕之情,也对自己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统一中国的天下大计深表痛惜。《登岳阳楼》一诗,作者面对浩淼的洞庭湖抒发的是忧时伤世的感情。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杜甫的《阁夜》,这是他晚年客居夔州西阁时所作。二、朗读诗歌,初步感知,教师点拨。1、初读要求:(1)正音
6、:①景:jǐng日光;②霁:jì雪止;(2)押韵:找出韵脚,注意朗读时,韵脚字稍微拖余音,读出音韵美;押ao韵,偶句押韵;(3)节拍:2—2—1—22—2—1—2。把握诗歌的节奏韵律。师生合作探究后明确:岁暮/阴阳/催/短景,时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来越短;天涯/霜雪/霁/寒宵。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野外几家哭声,传来战争的讯息;夷歌/数处/起/渔樵。数处渔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谣。6卧龙
7、/跃马/终/黄土,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人事变迁音书断绝,我寂寞无聊。2、再读诗歌,感知诗歌格律。注意:诗歌的对仗和平仄。师生合作,探究后明确:对仗。律诗中,颔联和颈联是严谨的对仗,如颔联“五更”与“三峡”、“鼓角”与“星河”名词相对,“声悲壮”与“影动摇”主谓结构的词组相对;颈联“野哭”与“夷歌”、“千家”与“数处”名词相对,“闻”与“起”动词相对,“战伐”、“渔樵”名词相对;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平”指阴平、阳平,“仄”指上、去、入三声。平仄在诗词中是交错使用的。可概括为:平仄
8、在本句中是交替的,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如本诗前两联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3、有感情自由朗读,把握诗歌的大体内容。明确:前四句都在写阁夜看到的战乱凄凉的景象,后四句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忧虑(或表达诗人伤时感世的情怀)。学习目标二:探究品味,体会诗歌流露的思想感情。三、学生阅读诗歌,教师引导,学生小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