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不良反应研究及对策

中药不良反应研究及对策

ID:11000171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9

中药不良反应研究及对策_第1页
中药不良反应研究及对策_第2页
中药不良反应研究及对策_第3页
中药不良反应研究及对策_第4页
中药不良反应研究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不良反应研究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药不良反应研究及对策【摘要】目的统一和规范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方法以大量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为依据,较为系统地阐述分析了中药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作用、习惯性、耐受性、成瘾性、致癌作用、致畸作用等有关内容。结果中药的不良反应是常见的,有时是严重的,切不可掉以轻心。结论中药不良反应应引起医患双方的高度重视,确保用药安全。【关键词】中药;不良反应;分析;对策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近年来人们对药源性疾病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中药不良反应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中药不良反应是指中药所产生的于防治疾病无益而对身体有害的反应,是中药对人体不

2、利影响的总称。本文试就中药不良反应作一分析阐述。1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和临床症状1.1过敏反应7过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包括免疫学上所有四种速发和迟发变态反应。中药引起的变态反应不仅常见,而且类型多样,尤以过敏性皮肤反应和过敏性休克为常见。具有致敏原性,可引起变态反应的中药达150余种,过敏反应在所有中药药源性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究其原因可能与中药成分复杂、有效成分多为大分子物质,而且中药大多为复方制剂等因素有关。1.1.1过敏性皮肤反应发生过敏性皮肤反应的中药品种很多,有单味的中草药、中成药及复方制剂。临床症状表现为多种皮肤病变。轻者瘙痒,粟粒样疹,荨麻疹,紫癜型药疹,

3、湿疹皮炎样药疹,重者为剥脱性皮炎,大疱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疹以及重症多形红斑等。有的中药还可致光敏性药疹。1.1.2过敏性休克发生过敏性休克的中药多为中成药及复方制剂,尤以中药注射剂为多见。其症状为头晕恶心,胸闷气喘,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呼吸困难、神志不清、血压下降或测不到等,如抢救不及时,则可致死亡。有报道,外用中药偶可致过敏性休克。如2006年6月药监局暂停使用的鱼腥草注射液。1.1.3其他其他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药物性发热、过敏性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静脉炎、迟发性复视、药物性肝炎等。1.27毒性反应毒性反应是指药物由于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或某些患者对某些药物

4、特别敏感(相对剂量过大)所产生的严重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后果严重,甚至会危及生命。中药发生毒性反应往往是由于误服或超剂量服用所致,轻者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呕血、便血等消化道出血;重者为中毒性休克,心跳、呼吸骤停甚至死亡。1.3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属于药物的固有作用,是指药物在治疗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可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由于不良反应是药物的固有作用,因此不良反应是可以预防的,一般危害不大,多为可恢复性的功能失调。中药发生副作用都较轻微,常为头昏、嗜睡、口干、乏力、食欲减退、胃肠道不适等。①胃肠道副反应恶心呕吐,突发上消化道出血;②心脏不良

5、反应心动过速,心房纤颤;③其他面部色素沉着,性功能障碍。1.4后遗作用后遗作用是指停药以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至有效水平以下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后遗作用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如应用镇静安神催眠药物后第2天仍感觉精神不振,昏昏欲睡。而有些后遗作用则比较持久且不易恢复,如长期大量服用甘草在停药后可发生低血钾、高血压、浮肿、乏力等假性醛固酮增多症。1.5习惯性、耐受性、成瘾性①有些中药连续用药一段时间后,患者在精神上即对该药产生依赖,希望能继续给药,如果中断给药会出现一些主观不适感,这种反应称为习惯性;7②长期连续用药还会产生耐受性,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对药物的需要量增加,必须加

6、大剂量才能达到原有疗效;有些药物连续应用后还会产生成瘾性,患者强迫性地要求继续全用该药,停药后会出现所谓的戒断症状,成瘾性又可称作身体依赖性。1.6致癌作用长期接触或应用某药物可导致癌肿的发生称为致癌作用。有些中药长期应用或长期接触亦有致癌作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中药本身可能没有直接的致癌作用,但当它与其他有致癌作用的药物合用时,则可使致癌物质的致癌作用大大增强,使癌肿的发生率显著增高。1.7致畸作用有些药物可能影响胚胎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胎儿畸形,称为致畸作用。2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2.1不合理用药①超剂量滥服由于人们习惯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无过敏反应,因此

7、在服用时不讲究剂量,往往超剂量或长时间滥服而导致中毒;②误服中药品种的历史演变,导致中药同物异名,同名异物,地区习惯用药不同等混乱现象,加上不少中药因外观形状相似而不易区别,致使人们误服。2.2剂型和给药途径的改变随着中药药理和有效成份研究的深入,传统的中药剂型得到了较大的改变,中药发挥了更快、更好的疗效,携带使用更方便了。但是,中药剂型和给药途径的改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大大增加了。从临床应用情况来看,一些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较其口服剂型多而且严重。如银黄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等。72.3中西药合方、合用①中西药合方中药和西药所组成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