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10-23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10-23课

ID:10982019

大小:148.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7-09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10-23课_第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10-23课_第2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10-23课_第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10-23课_第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10-23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10-23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费尔教育http://www.frjy.cn/10古诗三首[教学要求]1.了解古诗内容,理解诗句含义,体会思想感情,受到珍惜情感,珍惜光阴,保国戍边等思想的教育影响。,.2.学会3个生字,结合注释及诗句理解重点字词的含义。3.体会借物抒怀、直抒胸臆的写作手法。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默写《出塞》。难点学习借物抒怀的写法,理解作品蕴含的感情。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思想感情。[教学时数]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七步诗》《长歌行》,体会诗中借物抒怀的手法,从中受到珍惜情感、珍惜光阴的思想熏陶。2.学会3个生字,借助注释、工具书和上下文理解重点字词的含义

2、,并帮助理解诗句的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流程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1.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背给同学听。2.思考:像《竹石》《墨梅》这样的涛句有什么共同特点?(借助对其中事物的描写,抒发一种感情,或说明一个道理。)3,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诗,看看它们是否也有这样的特点?(板书诗题:七步诗长歌行)(由旧引新、延伸课外、唤起旧知、指向课内、激发兴趣,为新诗的学习提供暗示。)二、进行新课,引导合作学习·1.汇报交流收集的相关资料并结合诗下的注释,对写作背景、诗体特点等作以了解。2.学习《七步诗》,合作读书。(1)以组为单位,借助工具书,掌握重点字的意思。(

3、2)读通读准,相互读书评价。(3)理解诗句含义,用自己的话讲给同桌听。29费尔教育http://www.frjy.cn/(4)结合收集的资料,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5)结合对诗句的理解,谈自己的读诗感受。(6)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理解诗句,体会感情,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在交流互助中学懂诗句,理解诗情,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能力。)3.自主学读《长歌行》。针对诗句浅显,道理易于接受和体会的特点,指导学生在理解重点词句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结合对诗中描绘景象的想象,体会诗句的含义,领悟诗中的感情。三、感情朗读,背

4、诵巩固1.小结两首诗在写法上的特点,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再次深刻的体悟诗情(借物抒怀,确切地讲应为“比兴”手法,可向学生适当介绍,不必讲解。)2.有感情地练读、背诵,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全文学习按照读——悟——读的线索,遵循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古诗的规律,扎实有效。)四、课堂练习1.填空。《七步诗》的作者是()朝的(),诗中确切表达作者居想感情的句子是()。2.你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讲给同学听。板书·七步诗长歌行言之凿凿人生如物手足心痛及时当勉第2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出塞》,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中表达的卫国戍边的壮志雄心,受到爱国主义

5、精神的教育。2.抓住诗中重点词句,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自学理解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出塞》。教学流程一、回顾方法、检查自学1.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及上节课的学习收获。2.交流课前的预习和收集的资料。(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为自己学习作准备。)二、自主学习,理解内容·采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出塞》,引导学生边读边想,查、读、议、想、讲多种手段结合起来,借助收集的资料,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29费尔教育http://www.frjy.cn/(自主、合作、研讨、自悟,提高自学理解能力。)三、交流汇报,形成共识以读

6、书汇报会的形式,“小老师”讲解,师生共同补充、评价。(鼓励学生自我表现,激发兴趣,锻炼能力。)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同桌互检,师生评价,共同提高五、课堂练习1.练习默写《出塞》。2.背诵小比赛。(分成小组,进行背诵本课三首古诗的比赛。)3.把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改写成一篇短文。六、实践活动把学过的古诗按写景、叙事等不同类别整理起来,编成一本小诗集。板书(学生自行设计)11草船借箭[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理解诸葛亮之所以能神机妙算使得借箭成功,是因为他具有知己知彼、知4天知地的杰出才能;认识诸葛亮识大体、顾大局的广阔胸怀。2.帮助学生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提高

7、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难点抓住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重点从“草船借箭”中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体会他的神机妙算。[教学时数]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初步钧会诸葛亮的杰出才能。2.学习生字、新词。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因题质疑1.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由课题展开思考,设疑。29费尔教育http://www.frjy.cn/谁用草船借箭?为什么用草船借箭?为什么说是“借’’箭而不是“取”箭,“骗”箭?等等。(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

8、力,寻找有价值的问题,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