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思维在心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哲学思维在心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ID:10967938

大小:44.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9

哲学思维在心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哲学思维在心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哲学思维在心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哲学思维在心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哲学思维在心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思维在心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哲学思维在心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王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8病房,北京,100029摘要哲学思维是医学思维的一般前提,哲学思维对医学思维有着普遍性的指导意义。在心内科教学领域同样需要哲学思维的指导。循证医学的成果雄辩地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正确性;矛盾特殊性原理在心内科领域指导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系统论的观点,要求我们在心内科临床实践中要树立全局观念;因此需要我们心内科带教老师在临床教学中自觉运用哲学思维,做好临床教学工作。关键词:哲学思维、心内科、临床教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高等医学教育

2、的目标是要培养一大批既有扎实专业知识又有丰富思维能力的医学专业人才。近年来笔者尝试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贯穿于日常的医学教学中,在教学中不只是片面地讲授专业知识,同时也也注重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而且为学生将来的临床、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思维方法基础。在医学领域中,只有对研究成果进行思维的加工,才能上升为科学意义上的医学认识,因而从这个角度上看,医学认识就在于医学思维。哲学思维是观念层次的思维,它力求以抽象的,无限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世界,而医学思维作为科

3、学思维的一种,则是以具体的,有限的方式把握人类健康和疾病现象,是一种实质性思维。但两者是有密切联系的,医学思维活动中离不开哲学思维的作用,哲学思维是医学思维的一般前提,医学思维往往由哲学思维过渡而来,医学认识的突破也以哲学思维为先导,因而哲学思维对医学思维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笔者就心内科领域谈一下哲学思维在心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一)实践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接触到事物的现象,只有更深入的实践才能暴露事物的本质。人们的认识是一步又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实践的

4、需要推动了认识的发展,而认识是否正确也不是某个人,某一次的实践所能完成的。认识的目的还在于实践,通过实践完成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再从理性返回实践,服务于实践,完成了实践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这就是辩证唯物话的认识论。其对我们心内科临床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在临床教学中必须使学生树立起实践的观点:医学科学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认识到实践不断认识,不断提高的逐步深化的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循证医学的问世,为医学家进行临床科研提供了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世界各地,尤其是欧美国家开展了涉

5、及世界性重大疾病防治研究的各中心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果,这些成果也同样闪烁着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光芒。所谓循证医学,即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其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尽量以客观的研究结果为依据。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有着重要的区别。以下列举几个著名的心血管领域的循证研究成果,说明人们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是人们极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心力衰竭及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极为常见,但药物对心肌细胞的作用既能治疗也可能造成严重的心律失常,干涉性治疗所致的致命性心律失常与疾病本身所具有的心律失

6、常有时难以区分。对一种药物的评价,不仅是观察其对心律失常的控制效果,更为重要的是降低总死亡率。目前,最有说服力的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是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所得出的。在1970~1980年,曾普遍应用诸如奎尼丁或美西得等药物治疗无症状性心律失常,这些实验没有循证依据,直到CAST研究。CAST以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为对象,是一个随机化、安慰剂对照、国际性各中心临床试验,其本意目的是验证如下假说:心肌梗死后长期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将降低心律失常死亡率30%或以上。但出人意料的是,结果CAST-Ⅰ药物治

7、疗组(英卡胺氟卡胺)的心律失常死亡率,非心律失常死亡数和总死亡数均高于安慰剂对照组;CASR-Ⅱ显示最初两周的莫雷西嗪治疗也有害处。由于这一试验设计的严密性及严格地随机执行情况,对随机人群而言,这一结果的有效性是勿庸置疑的,因此该结果惊动了心血管学界。CAST试验说明:心肌梗死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可减少猝死,改善存活率的假广阔是错误的。对心梗存活病人的无症状或轻微症状性室早、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不仅未证明有益,ⅠC类药物实际上述增加了猝死率。因此经验性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是不合适的。CAST试验的结果戏

8、剧性地改变了心梗后发生复杂室性早搏的态度和措施“是心律失常治疗的分水岭”。而CAST试验结果发表后,ⅠC类药物几乎不再用于心便后病人的早搏治疗,其他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也有逐渐少用的趋势。对这类病人证明有效的是β-阻滞剂,大规模临床研究充分证实,β-阻滞剂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室早,并明显降低死亡率[1]。CAST试验证明了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的重要性,其意义远超过了试验本身。近来,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乙胺碘呋酮对心梗后室早病人及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显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