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表达临床意义

肝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表达临床意义

ID:10938869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9

肝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表达临床意义_第1页
肝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表达临床意义_第2页
肝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表达临床意义_第3页
肝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表达临床意义_第4页
肝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表达临床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肝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表达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肝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表达临床意义5肝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表达临床意义5摘 要:目的研究肝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表达,探讨其与肝癌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上寻找肝癌表达的新的生物学标志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山东省昌邑市人民医院2008年6月一2010年6月肝癌手术切除标本36例,按照Edmondson―Steiner组织学分级标准进行分级。选用3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手术肝切除标本作正常对照。使用鼠抗人TIMP--1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PV―9000通用型二步法染色。染色结

2、果根据反应强度及面积判断,评分标准按Shimizu方法,根据两项打分之和判断。结果对照组中TIMP―1的表达为阴性。TIMP--1在肝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4.8%。TIMP--1的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甲胎蛋白(AFP)是否阳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是否阳性均无关(均P>0.05)。有癌栓组、无癌栓组和包膜不完整组、包膜完整组的TIMP--1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侵袭转移组与低侵袭转移组间,TIMP--1阳性率分别为89.6%和48.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cm者22例。按照Ed―mortd

3、son―steiner组织学分级标准,Ⅰ级4例,Ⅱ级17例,Ⅲ级14例,Ⅳ级2例。有完整包膜者11例,包膜浸润、不完整和无包膜者25例。有癌栓者7例。所有病人术前均未行任何治疗。3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手术肝切除标本,作正常对照。1.2 试剂 PV―9000通用型二步法检测试剂盒,浓缩型鼠抗人单克隆抗体TIMP―1,试剂均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1.3 实验方法将制作好的标本蜡块行5μm连续切片,分别行PV―9000通用型二步法免疫组化染色。用0.01%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外伤性肝破裂患者手术肝切除标本作正常对照组。常规石蜡切

4、片脱蜡入水,3%双氧水室温孵育5~10min,以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蒸馏水冲洗,PBs浸泡5min,行电煮锅煮沸抗原修复法进行抗原修复。PBS液浸泡5min,甩去PBS液,滴加适当稀释好的一抗(浓缩型MMP-9稀释比例为1:50,浓缩型TIMP-1稀释比例为1:50)。37℃孵育1~2h或4℃过夜。PBS冲洗,2min×3次。滴加试剂1(po1ymethelper),室温或37℃孵育20min,PBS冲洗,2min×3次。滴加试剂2(polyperoxidase―anti―mouse/rabbitIgG),室温或37℃孵育20mi

5、n,PBs冲洗,2min×3次。滴加DAB显色剂显色3~8min。自来水充分冲洗,苏木素复染,脱水,透明,封片。51.4 免疫组化高倍镜下(40×10)取10个不同视野,每个视野计数100个细胞TIMP-1,阳性标准为细胞胞浆出现黄色、棕黄色、棕褐色颗粒,染色强度高于背景非特异性染色为准。按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进行分析:(一)阳性细胞0.05)。但各项指标对比中,分化程度较差的、包膜不完整的、有癌栓的肿瘤所占阳性率较高。有癌栓组、无癌栓组和包膜不完整组、包膜完整组的TIMP1在各组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侵袭转移组与低侵袭

6、转移组间,TIMP―1阳性率分别为89.6%和48.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蛋白酶抑制因子广泛分布于组织和体液中的巨噬细胞和结缔组织细胞,目前,该系列包括四个确定蛋白酶抑制因子,即TIMP-1和TIMP-2和TIMP-3和TIMP-4。对TIMP-1和TIMP-2的研究较多,而对TI5MP-3和TIMP-4的研究少。TIMP-1首次分离于兔骨中。一般认为其表现主要是由细胞内和细胞外的激酶激活某些激素和一些分子信息监管的分子效应引起的。在对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1的表达研究中发现,强刺激的成纤维细胞调控调节生长

7、因子,白细胞介素-1,因此能提高其中TIMP-1表达调控,至间接地调节ras基因调控。从而激活蛋白酶抑制因子抑制肿瘤浸润和转移的机制,通过抑制蛋白酶的活性,防止局部肿瘤的生长,防止和限制的肿瘤血管的形成,肿瘤形成后,肿瘤细胞逐渐分化增殖,其原有营养成分的增长,通过分散的机构提供所需的功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超过1mm或2mm的肿瘤直径,就有血管生成。此时的合成会受相关因素影响,例如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在肿瘤内,肿瘤细胞增殖和充足的氧气,已有的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作为一种天然抑制因子产生对血管生成有利的条

8、件,如阻塞基质金属蛋白酶介导的内皮细胞迁移,基质血管生成抑制因子释放,以防止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蛋白酶抑制因子抑制血管生成没有产生对金属蛋白酶活性抑制的作用。最近,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