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魏晋士人的风度与生态美学

中国古代魏晋士人的风度与生态美学

ID:10922397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9

中国古代魏晋士人的风度与生态美学_第1页
中国古代魏晋士人的风度与生态美学_第2页
中国古代魏晋士人的风度与生态美学_第3页
中国古代魏晋士人的风度与生态美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魏晋士人的风度与生态美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魏晋士人的风度与生态美学  魏晋士人在精神自由与人格独立之上,同样有着对于理想人格的追寻,在自然的基础上追求内在神韵与气质的超越人格,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篇关于中国古代魏晋士人生态美学探究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一、精神的独立、人格的自觉  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写到魏晋风度之时,开篇便以人的主题为标题,魏晋风度最为耀眼的地方正是在于人的自觉,具体表现在士人们精神上的独立与人格的自觉。在魏晋之前,受政治-社会-伦理紧密结合的思想风气的影响,人们普遍追求的都是官方所推崇和赞扬的思想与人格,看似光芒万丈的大写的人,实则在一定程度上缺少

2、了多和广的灵动与自由。  成复旺先生曾总结:先秦两汉时期,我们知道很多人的姓名、职业、学说、业绩乃至履历,却不太清楚他们的性格、爱好和日常生活。他们是个体的人,却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个体的人,没有想到在自己的职业、学说、业绩之外,还应该有独立的兴趣、性格,没有想到在公共生活之外,还应有仅仅属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一般人是如此,连诗人也是如此。例如屈原,他似乎除了忠君爱国关心政治之外什么都没有想过。魏晋以后就不同了,我们看到许多人都各有自己的秉性、爱好,都在过着自己的与众不同的日常生活,以至于,我们可能不大知道他们的社会角色和社会活动,却清楚他们的仪容

3、风度、个性特征。就是说,在这个时期我们才看到了许多活生生的、血肉丰满的人。魏晋之际,儒学的核心地位不断被冲击,封建礼教不断被人所弃置,对于传统的反叛带来的是个性解放的大潮。在《体别》篇中,刘劭将人物依其个性特点分为强毅、柔顺、雄悍、惧慎、凌楷、辨博、弘普、猬介、休动、沉静、朴露、韬谲十二类,多种多样的人格品评标准一改以往立人唯求中平正和的单一。摆脱了精神的束缚,从本心出发,士人们完全有了独立自主的人格发展空间,精神自由的光辉也由此显现出来。魏晋士人,无论是嵇康式的手挥五弦的潇洒风流,刘伶死便埋我的不拘礼法,阮籍穷途而哭的任诞狂放,还是陶潜采菊东篱下

4、,悠然见南山的隐逸缥缈等等都是精神人格多样化的显现。  值得注意的是,魏晋士人人格的多样性并不等同于放纵和轻浮。在精神自由与人格独立之上,同样有着对于理想人格的追寻,但其追求的已不再是之前的朝廷美学体系所追求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人格,而是在自然的基础上追求内在神韵与气质的超越人格。关于自然,阮籍承接了庄子关于至人、圣人、神人的定义,在《大人先生传》中描绘了大人先生之一摒弃了一切身外之物,高吟着天地虽大,心安自在即是归处的理想人物。  在本性自然之外,内在气质也是理想人格所必不可少的部分。人外有筋骨皮,内有精气神,为人处世中时时刻刻散发出来的是由内

5、而外的精神修养,也即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清朗神韵.只有内外兼修,形神兼备的人格才值得后人所敬仰与崇敬:王戎云:太尉神姿高砌,如瑶林琼树,自然史风尘外物.(《世说新语赏誉》)王公目太尉:岩岩清峙,壁立千仞.(《世说新语赏誉》)世目李元礼:谡谡如松下风.(《世说新语赏誉》)卞令目叔向:朗朗如百间屋.(《世说新语赏誉》)二、生命意识的觉醒==余秋雨先生在《遥远的绝响》一文中以这是一个真正的乱世来形容魏晋。魏晋是中华历史上大动乱、大分裂的时期。政治黑暗、乱党专政、哀鸿遍野、人命如草芥,整个社会充斥着阴谋和残忍,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现象随处可见。百姓们得过

6、且过,能活一天是一天,灾难随时可能降临到头上;士人们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权力富贵都如烟云般虚无缥缈,朝为庙堂之高臣,夕已为荒野之新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士子文人们承受着人生无常的痛苦,在心底里用最沉郁的声音吟咏出大量关于生命短促的诗句: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回车驾言迈》)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青青陵上柏》)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  何不策高足,1.艺理论(《今日良宴会》)  浩浩阴阳移,年岁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驱车上东门》)  在这些

7、诗句中,溢满了对生命的感慨与悲叹,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一个人的生命中是否能闪现美的光彩,决定于是否能执着于生,只有意识到生命的美好,才会珍惜每一天的生活,努力赋予有限的生命以无限的意义。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魏晋士人们生命意识的觉醒首先表现在对于生的价值追求,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有:眼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及视听之娱,信

8、可乐也。在他的眼中,生的价值因人而异,无论是嵇康在生活中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潇洒俊逸之姿,还是曹操对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