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网络新闻标题中隐喻思维的运用的论文

谈网络新闻标题中隐喻思维的运用的论文

ID:10875844

大小:6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谈网络新闻标题中隐喻思维的运用的论文_第1页
谈网络新闻标题中隐喻思维的运用的论文_第2页
谈网络新闻标题中隐喻思维的运用的论文_第3页
谈网络新闻标题中隐喻思维的运用的论文_第4页
谈网络新闻标题中隐喻思维的运用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网络新闻标题中隐喻思维的运用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网络新闻标题中隐喻思维的运用的论文摘要隐喻是一种修辞也是一种思维,本文探讨的是网络新闻标题制作中隐喻的语用功能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以新华网与人民网为例探视当前三大主导隐喻的具体使用。  关键词网络新闻标题隐喻    abstractmetaphorisaportanttrhetoric,butalsoanimportantvehicleforustorecognizeourselvesandtheodelofxinhuaandrenmintoanalyzethemetaphorsintheneakeananalysisoftheinfluenceofthe

2、metaphorstotheneetaphor    传统修辞学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运用在非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是对语词的修饰或美化,是属于修辞学的范畴。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是人用甲事物来理解和经历乙事物的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即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对于新闻写作来说,隐喻为新事物的认知提供了一种视角和维度,笔者认为它既是一种修辞也是一种思维。比如当前在报道体育新闻时,很多媒体都习惯于采用“战争”思维,通篇用战争过程来叙事,把赛场变成“战场”。新鲜、成功的隐喻往往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并能在社会上迅速流传,

3、因此,隐喻备受各国记者的青睐,成为了当前新闻呈现的一种语言手段和写作技巧。网络新闻的主页往往都是一片标题的海洋,隐喻思维在标题中的运用对于引起受众注意、吸引受众的阅读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目前它也还存在着滥用与使用不当的问题。    一、网络新闻标题中隐喻思维的语用功能    1.隐喻能简化标题用字  扫描式阅读已经成为网络新闻阅读的主要方式。网络受众对网页内容的扫描式阅读与读者对印刷媒体信息内容的阅读方式完全不同,这种阅读带有极大的跳跃性,检索性,忽略性,如果没有醒目的新闻标题,就难以抓住读者飞速运行的眼球。网络受众对网络新闻标题的“第一依赖感”己经形成。

4、网络新闻标题能否迅速引起受众的注意,抓住读者的兴趣,己经成为受众决定是否索取深层新闻信息的第一选择关口。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注意与刺激对象的特性有关。根据法国著名心理学家亚复的研究,受众在阅读文字时,眼球跳动时看不见文字符号。只有眼球停下来时,才能看清文字。一般人每次眼停的时间为1/3秒,能感知到的字为6到7个。因此,网络新闻标题要求用最少的词句来表达尽量多的内容,尽量简明。借助隐喻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目的。例如:  布什为伊拉克政策抹口红(东方网·文汇视点2005-12-2)  “抹口红”此处喻指布什的演讲,凸现布什将继续美化他的对伊政策。“抹口红”三字

5、非常简明却又内涵丰富,能在众多的新闻标题中脱颖而出,清晰快捷地被感知,首先成为注意的对象。同时,这一隐喻也将一个严肃沉重的政问题说的妙趣横生,吸引受众的阅读兴趣。  2.隐喻可加速标题解读  隐喻一般是通过一类人们熟悉的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抽象的事物,也就是帮助受众利用已知的事物来理解未知的事物。因为所要认识的事物如果过于抽象,通过隐喻将抽象事物具体化,可以更好理解和传达所要谈论事物的特征。根据信息、交际理论的观点,人们能否很好地理解某话语取决于交际负荷的大小。所谓交际负荷,通俗地说,就是在交际系统中话语未知信息的量。未知信息的大小与交际负荷成正比。要人

6、们很好地理解新闻标题,实现新闻的传播功能,就应尽其所能降低交际负荷,即减小标题中未知信息的量。标题中包含的未知信息量减小了,解读的进程就会加速。常规隐喻利用已知的事物来理解未知的事物减小了未知信息的量,在新旧事物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受众对新事物的理解难度大为降低,因此人们能迅速、快捷地解读标题,理解所谈论的事物,掌握、获得的新信息。例如:  印度国大党“丢车保帅”?(中国网2005-11-8)  “丢车保帅”就是运用隐喻,借人们熟悉的事物来说明,使谈论的问题具体形象化,一下子就容易理解了。  3.隐喻能使标题“新奇化”  创新隐喻是在常规隐喻的基础上不断

7、发展、创新而产生的,是利用距离思维来帮助我们重新理解我们已知的事物、现象,即力求运用新鲜的或奇异的语言,去打破久用成习惯的、缺乏原创性和新鲜感的语言常规,给读者带来新奇的心理体验。比如某一事物、现象在新闻报道中曾被多次报道过,人们已经熟悉了,有时甚至产生了抵触心理,为了揭示该事物、现象中尚未为人所识的某一特征,还要报道,标题可有意地用一个相对陌生的事物来说明它,运用创新隐喻,形成一种“新奇”的特性,吸引住受众。例如:  如何看待“长大”的gdp?(东方网2005-12-21)  谈论gdp的增长,这个话题是老生常谈,但标题用“长大”,形成一个新奇的隐喻,使

8、人们在熟悉中又感到新鲜。    二、网络新闻标题中三大主导隐喻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