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顶一万句》中的语码转换

《一句顶一万句》中的语码转换

ID:10826686

大小:181.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08

《一句顶一万句》中的语码转换_第1页
《一句顶一万句》中的语码转换_第2页
《一句顶一万句》中的语码转换_第3页
《一句顶一万句》中的语码转换_第4页
《一句顶一万句》中的语码转换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句顶一万句》中的语码转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册学  部:文学学部专  业:对外汉语专业班  级:2009级1班学  生:焦晓倩指导教师:于峻嵘论文编号:2013230502018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编号:2013230502018论文(设计)题目: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中的语码转换分析学部:文学学部专业:对外汉语班级:2009级1班学生姓名:焦晓倩学号:2009515016指导教师:于峻嵘职称:教授1、论文(设计)研究目标及主要任务了解和研究社会语言学中个人进行语码转换的现象和原因,分析这种语码转换的不同分类和它所蕴含的社会交际意义,以此来分析社会生活中影响人们沟

2、通交流的各种因素。2、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人物语言的使用在受到社会共同语的的影响下还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如自身阶级地位、文化素质和社会角色、交际目的的影响。阶级地位、文化素质等人物自身的这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体现在语言上就是社会方言。而社会角色、交际目的的影响体现在语言上主要是因社会角色关系不同而进行的语码转换和语码的转用,包括不同对象不同关系下的语码转换和同一对象不同目的下的语码假借两个方面。这些因素都影响了人们的沟通与交流。3、论文(设计)的基础条件及研究路线郭熙的《中国社会语言学》中有关语码的选择和转换理论和陈原的《社会语言学》有关语言的阶级性的表述,为论文提供了

3、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而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则以直白的语调描写中国社会底层人群追寻“说得着”的朋友的历程。社会底层人群的语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论文的研究提供了语料。论文按照语言的阶级性体现和语码转换两条路线,对作品中的人物语言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影响中国人沟通与交流的因素。4、主要参考文献[1]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2).[2]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6).[3]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03)[4]李满亮.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阿Q正传》中的人物语言.中山大学研

4、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5175、计划进度阶段起止日期1进行论文选题、材料收集和理论研读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初2进行提纲编写和初稿写作2013年1月初至2013年1月底3在老师指导下对论文进行二稿修改2013年2月初至2013年3月底4进行终稿的修改和完善2013年4月初至2013年4月底5进行论文排版编辑和装订2013年5月1日至2013年5月9日指导教师:年月日教研室主任:年月日17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文学学部对外汉语专业2013届学生姓名焦晓倩论文(设计)题目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中的语码转换分析指导教师于峻嵘专

5、业职称教授所属教研室语言教研室研究方向语言学课题论证: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在社会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社会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主要探索语言与社会的相互影响。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解读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有利于深刻认识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内涵与主题。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作为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其语言与主旨都很有特点。本篇论文主要运用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解读人物语言,深刻理解作品,从而更好的领悟作品精髓,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方案设计:一、阶级方言。语言因为使用者生活环境、文化素质等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社会群体使用的语言各有其特点。二、语码转换。主要

6、分为两类:不同对象不同关系下的语码转换和同一对象不同目的产生的不同态度引起的语码转换。进度计划:2012年12月下旬至3013年1月初进行论文选题、材料收集和理论研读2013年1月初至2013年1月底进行提纲编写和初稿写作2013年2月初至2013年3月底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二稿修改2013年4月初至2013年4月底进行终稿的修改和完善2013年4月底至2013年5月9号进行论文排版编辑和装订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教研室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17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和比较语言学等传统语言学相比,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

7、社会语言学无疑是一门新兴学科。因为兴起时间不长,而且处在社会学和语言学这两门较成熟学科的边缘,关于其研究领域和具体定义学界并没有一个一致公认的界说。这里引用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和陈原《社会语言学》书中的有关观点作为依据,研究语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一、中国社会语言学的开始和发展研究社会语言学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理解。当前的理解主要分为分支说、两属说、语用说、应用说和边缘说五种。其中,边缘说的提出者陈原,是我国最早提出社会语言学的学者之一。中国社会语言学的起始问题学界尚无统一的认识,大体分为三种:(1)陈原的小册子《社会与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札记》(三联书店,19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