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819577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8
《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公共医疗供给实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公共医疗供给实证分析内容摘要:本文探讨了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下各省公共医疗供给状况,利用我国1995-200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共医疗的供给,但地方政府在实际操纵中倾向于以牺牲公共医疗供给为代价追求地方经济增长,即地方政府改善公共医疗的激励不足。本文以为,在解决地方政府公共医疗供给题目时,分权财政体制本身并不是造成公共医疗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才是根本途径。 关键词:财政分权分税制改革公共医疗供给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展了分税制改革,经历了分税制改革之后的
2、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一方面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对于公共服务领域投进不足的题目日益严重。其中在公共医疗卫生领域,普通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社会建设的巨大隐患。 本文探讨了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下各省公共医疗供给状况,利用1995-200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指出了在解决地方政府公共医疗供给题目时,分权财政体制本身并不是造成公共医疗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才是根本途径。 我国公共医疗供给改革历程 1994年,国务院在江苏镇江、江西九江启动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
3、试点,由此揭开医改序幕。199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覆盖全体城镇职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落实艰难,个人逐步成为医疗用度的主要提供者。2003年,全国卫生总用度中个人支付占据了56%,政府投进仅占了17%,而在德国,至少有80%左右的公共卫生支出由国家负担,在美国,政府也承担45%左右的支出。中国现有人口近14亿,年医疗消费为3500亿元,只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4%。 2006年9月,国务院成立了十多个部委组成的医改协调小组。2008年3月,十套医改方案提交两会,各大
4、高校和研究机构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案。综合这些方案,各界人士的医改方案可基天职为“政府主导”和“政府与市场主导”两类,后者的支持者更多,只是承担份额各有侧重。2009年4月,国务院公布了新的医疗改革方案。 医疗卫生不同于一般消费品,大部分医疗卫生具有公共品性质,尤其是公共医疗卫生,是纯公共品,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导致市场调节的失灵,为了弥补这种失灵,需要政府的参与。而由于医疗市场专业性,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题目,政府负担着监管医疗卫生事业的责任。然而完全的政府主导是不适合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的。市场和政府相结合便成为必然的选择。 1
5、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存在严重的纵向和横向差异,纵向方面主要是财权层层上缴,事权层层下放,导致地方财政尤其是基层财政的困境。而公共医疗的实檀越体基本上是基层财政,因此财政分权情况下的公共医疗供给成为我国政府必须考虑的题目。纵向方面的财政能力差异主要由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由于地方财力差异而导致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不同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我国的现实状况并不具有普遍性,财政分权并不是我国医疗改革出现困境的直接原因。 财政分权理论分析 西方主流的财政分权理论以为,财政分权通过“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机制可以进步辖区内居民的教育、卫生等社
6、会福利水平。地方公***品理论可以用来部分地解释全国人口在不同财政管辖区的分布情况。为此,假设人们都选择最能满足其个人偏好的社区居住。马歇尔提出,人们对于不同的地方税率和辖区间的不同支出的反映是,从一个辖区迁移到另一个辖区。这种财政性的迁移是内生的。辖区越小,性质越相同,公***品符合当地所有居民需求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实际上,我国现阶段的财政分权体制并没有受到“用手投票”机制和“用脚投票”机制的激励与约束而对我国的经济产生明显的影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