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体纳米粒组装体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脂质体纳米粒组装体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ID:10785931

大小:5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脂质体纳米粒组装体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_第1页
脂质体纳米粒组装体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_第2页
脂质体纳米粒组装体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_第3页
脂质体纳米粒组装体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_第4页
脂质体纳米粒组装体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脂质体纳米粒组装体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脂质体纳米粒组装体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关键词】脂质体纳米粒;药物载体;自组装;表征;应用脂质体纳米粒(Liposparticle)是一定浓度的脂质囊泡和纳米粒分散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的具有脂质外壳和纳米粒核心的新型组装体(图1),近来,在生物科技和药物、抗原、基因传递系统领域引起人们极大兴趣[1]。脂质体纳米粒具有以下特征[2]:①在温和的条件下自发形成;②粒径可控且结构稳定;③表面可以修饰;④载药量高,贮存时间长,给药前通过水化即可,防止药物的降解和损失;⑤包封的药物可以持续释放。脂质体纳米粒这种结构结合了纳米粒和脂质体的优点[3],纳米粒核心可作为支撑骨架,赋予脂质层机械稳定性、可

2、控的形态学、狭窄的粒径分布和最终材料的纯化。结合生物可降解的材料,粒子还可用于体内作为生物活性化合物的载体。而外周的脂质膜具有生物相容性,生物膜的拟生态行为(黏附,融合),在膜内或膜表面可与多种分子(脂溶性的或者水溶性的)相互作用,因此可作为不同生物分子的载体。生物载体治疗公司[4]最先研究了一种基于交联的云芝多糖阳离子纳米粒(60nm)外面包裹磷脂和胆固醇的混合物的系统,可用于疫苗和药物传递[5]。Rapuano等[6]对不同的支持物上的双分子层进行了研究,包括二氧化硅粒子、聚苯乙烯粒子和聚甲基异丁烯酸粒子,从吸附等温线、粒径、表面电荷、胶体稳定性和生物分子识别等几个方面研究了脂质包裹的

3、纳米粒。近年来,国外对脂质体纳米粒及其载药制剂的研究越来越多,脂质体纳米粒自组装成的这种独特核壳结构也正成为制剂载药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国内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脂质体纳米粒载药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脂质体纳米粒的构成材料及结构形式  脂质体是一种众所周知的制剂,已有广泛应用。当磷脂分散在水中时形成多层囊泡,并且每一层均为脂质双分子层。目前,脂质材料有中性脂质二棕榈酰胆碱(dipalmitoylphosphatidylcholine,DPPC)、二硬脂酰胆碱(distearoylphosphatidylcholine,DSPC)和二肉豆蔻酰磷酸酰胆

4、碱(dimyristoylphosphatidylcholine,DMPC);负电荷脂质有磷脂酸(phosphatidicacid,PA)、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和双鲸蜡磷酸酯(dicetaceumphosphate,DCP);正电荷脂质有N?[1?(2,3?二油酰基)丙基]?N,N,N?三乙胺氯(N?[1?(2,3?dioleyloxy)propyl]?N,N,N?trimethylammoniumchloride,DOTMA)、2,3?二油酰基?N?[2?(精氨酸基酰胺)乙基]?N,N?二甲基?1?丙基?三氟乙酸胺(2,3?dioley?loxy?N

5、?[2(sperminecarboxyamido)ethyl]?N,N?dimethyl?l?propanaminiumtrifluroacetate,DOSPA)、1,2?二油酰氧丙基?N,N,N?三甲基溴化铵(1,2?dipalmitoyl?3?trimethylammonium?propane,DPTAP)等[7]。脂质体纳米粒的核心为不同粒径和性质的球形固体支持物。目前报道中,使用最多的无机物是二氧化硅粒子[8]。而在有机聚合物支持物的选择中,聚苯乙烯粒子使用得最多,是因为通过它比较容易得到粒度分布狭窄的胶体悬液[3,9]。此外还有一些研究使用的是生物环境下可完全降解的多糖核心,如

6、糊精麦芽糖复合剂[10]和壳聚糖[11],或生物可降解的脂肪族聚酯核心,如聚乳酸[12]。  脂质体纳米粒的形成是基于纳米粒与脂质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将脂质囊泡与纳米粒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孵育,囊泡接触到纳米粒子以后产生融合作用,在纳米粒子的周围重组成连续的双分子层。Gilbert等[13]最先发明了脂质呈递系统,它将脂质吸附在所谓的玻璃微球表面上(直径≈1.6μm)。为了检测脂质确实包裹着微球,在磷脂组成中掺入荧光探针[14],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粒子周围有均匀的荧光壳,表明脂质沉积在粒子表面,并且形成的脂质膜连续均匀。另外Bershteyn等[15]研究发现,包封纳米粒所用

7、的脂质的量和组成不同也会导致最终的脂质体纳米粒系统外层形成多种脂质结构,如壳状、洋葱状或花瓣样。当脂质中掺入聚乙二醇化的脂质时,可以观察到花瓣状的脂质双分子层从聚合物核心向外延展[11](图2),而不同结构粒子的细胞摄取率也相差很大。  a,b:二油酰磷脂胆碱(dioleoylphosphocholine,DOPC)脂质包裹的粒子时呈现洋葱状形态,多层脂质呈圆环状堆叠在粒子核心周围;c,d:当DOPC脂质掺入10%摩尔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