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解毒汤对小鼠肠黏膜组织结构的影响论文

黄连解毒汤对小鼠肠黏膜组织结构的影响论文

ID:10777255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8

黄连解毒汤对小鼠肠黏膜组织结构的影响论文_第1页
黄连解毒汤对小鼠肠黏膜组织结构的影响论文_第2页
黄连解毒汤对小鼠肠黏膜组织结构的影响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黄连解毒汤对小鼠肠黏膜组织结构的影响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黄连解毒汤对小鼠肠黏膜组织结构的影响论文罗海华,董姝,周红,袁广明,李美玉,邝枣园【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黄连解毒汤对小鼠肠道组织的影响,研究尝试从肠黏膜组织结构角度探讨“苦寒伤胃”药的机制,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清热解毒中药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建立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小鼠模型和不同剂量的黄连解毒汤灌胃小鼠模型,与正常小鼠比较,评价黄连解毒汤对小鼠肠道组织的影响情况。结果灌胃14d后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出现回肠黏膜损伤脱落,盲肠水肿。其盲肠指数与抗生素组、正常组均存在差异显著性(P0.05)。黄连解毒汤低剂量组回肠黏膜和盲肠均正常,其盲肠指数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freelL生药量,4℃

2、保存备用)。1.1.3主要设备YXQLS50SⅡ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洁净工作台、旋转蒸发仪、FA2004N电子天平、BX51型荧光明场数码显微镜,以上设备由中山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提供。1.2方法1.2.1动物分组及给药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抗生素组、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黄连解毒汤低剂量组,每组10只。抗生素组给予盐酸林可霉素灌胃,每日60mg;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给予黄连解毒汤灌胃,每日0.15g;黄连解毒汤低剂量组给予黄连解毒汤灌胃,每日0.075g;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每日0.6mL。各组均灌胃14d。1.2.2指标检测每天观察和记录各组小鼠外形、活动、

3、饮食、排便情况,实验进行第1、7、14d称量和记录小鼠体重。将小鼠断椎处死,固定于解剖板上,常规消毒,正中剪开腹腔,找出回盲部,无菌手法取出盲肠,去除盲肠内容物,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用灭菌滤纸吸干水分,称量各组小鼠盲肠重量,计算盲肠指数。盲肠指数=盲肠重量/体重。取回肠0.5cm(距回盲交界处2cm),用中性甲醛固定,HE染色,作组织切片观察。1.2.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以均数加减标准差(±s)表示,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t检验。2结果2.1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正常组小鼠饮食正常,行动活跃,被毛平整光滑,粪便正常。抗生素组小鼠出现类似脾虚症

4、状,摄食量下降,精神萎靡,行动迟缓,被毛无光泽,畏寒扎堆,大便稀湿。高剂量组小鼠出现脾虚症状,摄食量下降,行动较迟缓,被毛无光泽,大便稀湿。低剂量组小鼠饮食正常,行动活跃,被毛平整光滑,粪便正常。2.2各组小鼠盲肠指数变化情况见表1。表1各组小鼠盲肠指数比较(略)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高剂量组比较,△P0.052.3各组小鼠回肠黏膜变化情况正常组回肠黏膜上皮完整,腺体排列整齐,其间散在分布杯状细胞,绒毛丰富,突入肠腔。黏膜下层散在分布少量炎症细胞。上皮未见萎缩、增生、糜烂、坏死。间质未见血管充血、水肿、出血。抗生素组肠黏膜明显变薄,上皮部分脱落,黏膜细胞胞质浓缩、深染,杯状细

5、胞减少,绒毛明显减少变短,间质轻度充血,与正常组比较有明显差异。高剂量组镜下所见与抗生素组相似,黏膜明显变薄,上皮部分脱落,黏膜细胞胞质浓缩、深染,杯状细胞减少,绒毛明显减少变短,间质轻度充血,与正常组比较有明显差异。低剂量组肠黏膜上皮完整,腺体排列整齐,可见较多杯状细胞,上皮未见萎缩、增生、糜烂、坏死。间质未见血管充血、水肿、出血。与正常组相似。3讨论从各组小鼠的外形、活动、饮食、排便情况以及体重情况来看,抗生素组和高剂量组小鼠已出现类似中医所说的脾虚证症状。据报道,促使肠道细菌移位的机制主要有3种[1]:(1)肠黏膜屏障的损伤和萎缩;(2)机体免疫功能下降;(3)肠道菌群失调。许多慢

6、性病如癌症、肝功障碍衰竭、贫血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以及外伤、烧伤、暴饮暴食、酒精中毒等都可能发生细菌移位。长期、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可造成肠菌群紊乱,也是导致细菌移位发生的直接原因。在本实验中抗生素组肠绒毛萎缩,上皮脱落,肠间质充血,肠通透性增加,高剂量组亦是绒毛萎缩脱落,肠间质充血。低剂量组肠绒毛肠间质均正常。预示抗生素组与高剂量组小鼠肠道细菌移位的发生率将高于正常组和低剂量组。此结果与本实验团队的另一项研究结果相吻合。在与本实验相同的造模条件下,抗生素处理后肠系淋巴结或脾脏细菌移位现象比其它组明显,而高剂量组亦有2例细菌移位现象,而正常组及低剂量组未见细菌移位,提示长期高剂量使用黄连解

7、毒汤或许有类似滥用抗生素的破坏作用。有研究资料显示[2],与正常小鼠比较,经口服抗生素处理的小鼠的盲肠显著肿大,内容物水分含量增加。该研究认为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抗生素处理后导致肠道菌群紊乱,维持肠道水分传输功能的细菌数量下降,大量水分滞留于盲肠,从而导致盲肠肿大。亦有文献报道盲肠指数可以间接反映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从本实验所得盲肠指数图(图略)清楚可见,抗生素组小鼠盲肠指数高于其它各组,有显著肿大;高剂量组小鼠盲肠指数亦明显高于正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