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黄连汤合左金丸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0例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黄连汤合左金丸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0例论文【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黄连汤左金丸清肝和胃2002年5月-2007年6月,笔者采用黄连汤合左金丸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30例,并与奥美拉唑加西沙比利治疗30例作比较,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胆汁反流性胃炎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1,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共选择符合诊断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60例,均为2002年5月-2007年6月本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依照受试者进入研究的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
2、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1~65岁,平均(39.25±3.6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5年,平均(5.08±1.21)年;其中伴浅表性胃炎18例,食管下段或胃黏膜充血者12例,.freelL取汁150mL,二煎加水300mL取汁150mL,两煎混合。1剂/d,分3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d,每晚睡前服;西沙比利l0mg/次,3次/d,饭前服。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观察2个疗程。治疗期间,均停用其它一切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药物。1.3观测指标与方法1.3.1临床症状
3、评分采用计分法。脘腹胀满、胃脘灼痛、嗳气反酸、饮食减少、恶心呕吐、吞咽困难等症状按无、轻、中、重分别记0、1、2、3分。记录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值。1.3.2胃镜检查所有观察病例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2周内行胃镜检查,观察其充血、水肿、糜烂、黏膜灰白、血管透见等变化情况。1.3.3组织病理学检查所有观察病例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2周内行胃镜检查时,分别于胃窦、胃体、胃底部取活组织至少2块,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炎症程度以及萎缩、肠化生及异型增生变化情况。1.3.4不良反应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各查1次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肝、肾
4、功能;观察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关节痛等。1.4疗效标准1.4.1证候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定。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减少≥70%,95%;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减少≥30%,7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1.4.2胃镜及组织学疗效判定标准痊愈:胃
5、镜示胆汁反流消失,炎症消退或基本消退;病理复查胃黏膜大致正常或炎症好转达轻度。显效:胃镜复查胆汁反流减轻2级,炎症显著好转,黏膜轻度水肿,无糜烂;病理复查胃黏膜炎症呈轻度或减轻2个级别,萎缩、肠化生重度减为轻度、或中度减为基本正常。有效:胃镜复查胆汁反流减轻1级或不足1级,炎症减轻;病理复查胃黏膜炎症减轻1个级别,萎缩、肠化生重度减为中度、或中度减为轻度。无效:胃镜复查胆汁反流无变化或增加,炎症无变化或加重;病理复查胃黏膜炎症无变化或加重,萎缩、肠化生无变化或加重1。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用t检
6、验,计数资料用Pearsonχ2检验,疗效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2结果2.12组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积分比较2组治疗前脘腹胀满、胃脘灼痛、嗳气反酸、饮食减少、恶心呕吐、吞咽困难症状积分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组在治疗后所有症状积分值都有改善..,且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脘腹胀满、胃脘灼痛、嗳气反酸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表1主要症状积分2组治疗前后比较(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2.2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见表2
7、)表2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略)注:秩和检验得检验量Z=-2.099,P=0.0362.32组胃镜疗效比较(见表3)表32组患者胃镜下病变疗效比较(略)注:秩和检验得检验量Z=-2.07,P=0.0382.4安全性评价治疗过程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胃肠道反应及口干、头晕等不良反应。于治疗前后查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和血生化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变化。3讨论近年来,随着胃镜检查的广泛应用,胆汁反流性胃炎检出率逐年增高。十二指肠逆蠕动及其幽门、胃窦的运动关系决定十二指肠胃反流的发生,任何导致胃肠动力功能紊乱和解剖结构异常的因素,均可引起
8、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由于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确切机制和引起胃黏膜损伤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西医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但作用较局限,易复发,临床疗效不满意。胆汁反流性胃炎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逆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