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748134
大小:6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8
《儒家良知论——阳明心学与胡塞尔现象学比较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儒家良知论——阳明心学与胡塞尔现象学比较研究论文.freelordialself-given),即是作为先验进路的原始出发点的奠基性观念。最后,他们的意向建构活动也是有所不同的:胡塞尔的“意向性”及其“意向结构”是为了解决主体与对象之二元对置的内在根据问题,从而解决“认识论困境”问题,这种二元对置是西方知识论传统的一个根本架构;而阳明所谓“意之所在便是物”viii的意向建构,其根据是孟子的“四端”(仁义礼智)结构,这种结构主要是为了解决伦理问题、制度建构问题的。但是无论如何,两者都是先验的建构,即是为先验的观念所奠基的意义建构。二.心学态度与现象学态度阳明心学与胡
2、塞尔现象学之所以一致采取先验的进路,首先在于他们思想关怀的出发点的一致,即:强烈的危机意识、批判意识。这可以说是一种康德式的批判,就是重新检讨形而上学的基础。我们知道,胡塞尔之所以建立现象学,在其前期是出于对“科学的危机”的批判,于是有“纯粹现象学”ix;而在其后期则扩展到对“人性的危机”的批判,于是有“生活世界现象学”x。阳明心学亦然,它同样出于对这样两个方面危机的批判:一方面同样是对某种学术现状的忧虑、批判,其主要对象是以朱子之学为代表的“支离”学风;而更深刻的另一方面则同样是对当时的人性危机的忧患,于是有“破心中贼”的批判。这两个方面是具有内在联系的,就是某
3、种伟大传统的失落:胡塞尔认为是古希腊传统的失落,使得人们日渐远离了世界作为整体的意义所在;而阳明则认为是古代“大人之学”、圣人“心传”的失落,此“心”便是“良知”,传统的失落即表现为良知的遮蔽。现实的状况既然受到了质疑、否定,这就意味着:任何现实状况及其任何既有解释,都是不能作为重建意义世界及其哲学说明的根据的。这就必须把它们“放入括符”而“悬搁”(epoché)起来:这就是“现象学还原”(Phenomenologicalreduction)的消极步骤、即否定性步骤。这里有必要澄清一下人们对先验“还原”这种消极性步骤、包括阳明心学“心外无物”原则的一个误解,即以为
4、它是对现实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否定。严格来说,胡塞尔现象学的悬搁并不是“存在论的悬搁”,而只是“认识论的悬搁”:他并不否认外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而仅仅是对它“终止断定”(Urteilsenthaltung)xi。否则,胡塞尔现象学将会面临这样的两难:假如“生活世界”本来就是内在的纯粹先验意识的建构,那么这个世界如何可能发生危机?而如果“生活世界”是外在超越的实在,那么又如何可能根据内在意识去重建这个外在世界?同样,儒家心学对于现实状况的否定,也不是“存在论否定”,而只是“伦理学否定”。阳明从来没有在存在论意义上否认过外在“物”的客观实在性,他只是认为这种客观外在的“
5、物”对于我们建构意义世界来说是无意义的。否则,他也将面临类似的问题:假如外在的“物”只是内在的“心”的建构,而且“心”本来是至善的,那么“物”的恶如何可能?而假如“物”本来是外在的实在,那么又如何可能根据内在的“良知”去“格物”?这些都涉及另一个重大问题。作为胡塞尔现象学出发点的危机意识,在哲学上表现为作为“认识论转向”以来西方哲学强大动力之一的“认识论困境”问题:在实在问题上,内在意识如何可能“确证”外在实在的客观存在?在真理问题上,作为主体的内在意识如何可能“切中”作为客体的外在实在?作为对这个认识论困境问题的解决方案,现象学的先验进路一开始就消解掉了这个问题
6、:对于我们的意识来说,现实状况及其解释都是外在“超越物”(transcendence),因而是没有意义的,不在我们的考察范围之内。如果说胡塞尔现象学是从认识论困境问题切入的,所对治的首先是“知识危机”,那么阳明以及整个儒家心学则是从“伦理学困境”问题切入的,所对治的首先是“伦理危机”。我所谓“伦理学困境”,是说儒家心学一开始就面临的一个哲学问题:在存在论基础上,内在的心如何可能确证外在的物的存在?在伦理学问题上,内在的心性良知如何可能格除外在的物的恶?儒家心学实际上也以其独特的方式消解了这个问题:外在的物及其恶固然是客观实在的,但对于我们寻求重建意义世界的根据这个
7、工作来说,它是毫无意义的,不在我们心学之思的范围之内。但是对于不论胡塞尔现象学、还是儒家心学来说,我们最终必得回到现实中来,否则我们的一切工作就是毫无现实意义的了。这当然就涉及了现象学和良知论的存在论意义了。表面看来,这似乎会导致一种不可克服的自相矛盾:在“悬搁”时,事情仅仅是认识论或者伦理学意义上的;可是在“重建”时,事情却又是存在论意义上的了。这正是迄今为止使许多学者感到困惑不解的疑难问题。这也难怪,就连阳明当年的亲炙高足也觉对此难以理解:他们对“王门四句教法”中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和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的关系感到困惑。xii“无善无恶”即此心之“至善
8、”,类似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