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739715
大小:6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8
《梁漱溟文化思想的哲学基础的现象学考察——重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梁漱溟文化思想的哲学基础的现象学考察——重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论文摘要本文通过现象学的视域,重新审视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文化思想的哲学基础:它以中国儒家思想和西方生命哲学为资质,既与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颇有相通之处,更有某种可以通往海德格尔的此在现象学的生存论视域的可能性。关键词梁漱溟文化哲学现象学自我意欲情感直觉一问题的缘起80年前,梁漱溟先生的代表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1于1922年出版。此书的意义当然不在于它问世之时所引起的轰动,而在于它开启了被标志为“现代新儒家”的这样一个影响深远的文化—哲学运动。1它之具有这种开启意义的根据,在于它规定了现代新儒家的基本问题及其方
2、法:在中西比较的视域中“释本开新”2,重建儒家传统。书名“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已经表明:这是东西之间的文化比较.freelacher)解释学为中介,高度关注例如狄尔泰(entalontologie)为之奠基。有鉴于此,在生命哲学已是明日黄花、而现象学运动正在发挥世界性影响的今天,我们以现象学的眼光,回过头来重新检视一番梁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这或许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二梁漱溟的文化观按其宗旨来说,《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不是一本哲学著作。依梁先生的本意,他所关心的不是哲学问题,而是文化问题。近代以来,在中国文化传统式微、遭遇西方外来强势文化的情景下,“中西文化比较”就成了一代又一
3、代思想者的恒常话题,至今依旧。梁先生亦然,他所关注的问题是“东西文化”的优劣的比较。在梁先生看来,一种特殊的文化自有其特殊的“根本精神”,东西文化的不同就在于它们的文化精神不同。现象学中也有类似的观点,例如舍勒的“文化社会学”就认为:“关于人的精神的理论是文化社会学必要的先决条件,关于人的天性冲动的理论是实因素社会学必要的先决条件。”3(P1071—P1072)这里“精神”与“冲动”的关联,似乎正是文化哲学与生命哲学的关联。可见,德国现象学与德国生命哲学所理解的“精神”有相通之处。根据根本的文化精神的不同,梁先生就其目光所及,把世界文化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要
4、求为其根本精神的。这种文化的特征,“就是奋力取得所要求的东西,设法满足它的要求;换一句话说,就是奋斗的态度。遇到问题都是对前面去下手,这种下手的结果就是改造局面,使其可以满足我们的要求”1(P202)。第二种: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这种文化的特征在于,“遇到问题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就是在这种境地上求得自我满足”;“他并不想奋斗的改造局面,而是回想的随遇而安。他所持应付问题的方法只是自己的意欲调和罢了”。1(P202)这种精神态度的典范,在梁先生看来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第三种: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这是世界文化的三种形式、三
5、条道路。这种划分当然不免有简单化之嫌,但也无伤大雅。更重要的是,在梁先生看来,这三条路虽然在实际中是“共时”的存在,故而在当今现实中发生冲突;但在理念上却是一个“历时”的序列,这里存在着梁先生熟悉的佛学式的“三时”架构:西方“向前”的态度是人类过去的文化精神,中国“调和持中”的态度是人类现在的文化精神,而印度“向后”的态度是人类将来的文化精神。于是乎,类型的划分转换成了时代的划分。类似的文化划分,现象学中也是存在的,例如胡塞尔就把文化历时地划分为自然形成的“宗教文化”阶段和在哲学观点下的“科学文化”阶段;但胡塞尔的价值立场则是相反的,他区分了两种“生活形式”(Lebensform)
6、:宗教文化属于被动的自身管理(Selbstreglung)的自然生活形式,而科学文化则属于自由的自身立法(Selbstgesetzgebung)的高级生活形式。4而梁先生认为:西方的意欲向前其实是滞后,印度的意欲向后其实是超前;只有中国的意欲持中,恰到好处地居中。于是,在文化比较问题上,梁先生从“事实陈述”而引出了他的“价值评判”:西方那种已经过时的“意欲向前”的态度是应该加以排斥的,印度那种尚未到时的“意欲向后”的态度是应该暂时悬置的;目前惟有中国这种“调和持中”的态度才是恰到好处、合乎时宜的。所以,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印度文化更优越。为了支持他这种优劣、好坏的文化比较,梁先生还
7、诉诸文化在生活感受上的主观效果。为此,梁先生对生活进行了一种外延的划分: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梁先生说:中国较之西方,虽然在物质生活上百事不如人,但在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上却很幸福快乐。据此,梁先生提出了我们今日所应有的态度:“第一,要排斥印度的态度,丝毫也不能容留。第二,对于西方的文化是全盘接受,而根本改过,就是对其态度要改一改。第三,批评的把中国原来态度重新拿出来。”1(P129)一方面并不拒绝西方文明(征服自然的精神、科学的方法、民主精神),但是在“态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