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名化与贴标签:农民工群体的媒介形象论文

污名化与贴标签:农民工群体的媒介形象论文

ID:10714618

大小:6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07

污名化与贴标签:农民工群体的媒介形象论文_第1页
污名化与贴标签:农民工群体的媒介形象论文_第2页
污名化与贴标签:农民工群体的媒介形象论文_第3页
污名化与贴标签:农民工群体的媒介形象论文_第4页
污名化与贴标签:农民工群体的媒介形象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污名化与贴标签:农民工群体的媒介形象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污名化与贴标签:农民工群体的媒介形象论文.freelatization)过程,即一个群体将人性的低劣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加以维持的过程1。污名化反映了两个社会群体之间一种单向「命名」的权力关系,它体现为群体特性与另一群体加诸于该群体之上的刻板印象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这种特殊关系即具污名的一方(身负污名的属性)和不具污名的一方(对具污名一方有着刻板印象)之间的互动,而污名化就是这一互动关系不断发展以致最后成为凝固现实的过程。污名化呈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将群体的偏向负面的特征刻板印象化.freelu

2、lativePercentValid个人奋斗与创业76.318.418.4就业、生活等诸多方面的遭遇2219.657.976.3荒唐事或不理性的行为1.92.678.9冲突事件(讨薪;其他冲突)54.513.292.1违法犯罪21.85.397.4其他1.92.6100.0Total3833.9100.0MissingSystem7466.1Total112100.0与此相应,对形象定位的研究发现(见表2),「受侮辱与损害者」这一形象类型的比重最大,为48.8%,接近全部形象类型的半数,这充分说明了农

3、民工群体被媒体呈现为一个「弱势群体」。其他形象类型的比例,均在25%以下。其中,正面形象的比例为24.4%,负面形象比例为9.8%。这一结果,与前述文献有比较大的差距,一来,本研究中正面形象的比例高于负面形象,二来,负面形象的比例也低于前两项研究,更与第一项研究有着近于悬殊的差距。表2:农民工在事件中的形象定位FrequencyPercentValidPercentCumulativePercentValid正面形象108.924.424.4负面形象43.69.834.1受侮辱与损害者2017.948

4、.882.9无正负评价76.317.1100.0Total4136.6100.0100.0MissingSystem7163.4Total112100.0对于这一资料反映出来的差距,我们认为,除了研究设计的差异和操作上可能的偏差这些因素之外,还需考虑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研究选取的时间段不同,在近两年内,媒体逐渐开始对农民工群体进行比较深入而全面的观察和报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负面媒介形象的降低,曹越的研究亦指出了这一点;第二,研究选取的报纸类型不同,本研究包括党报和市民报在内,而另外两项研究选取的

5、均为偏向「市场化」的报纸,特别是前者,仅仅选取了一份市民报作为研究物件,本研究进行的「报纸*形象类型」交互分析(表3)发现,市民报中负面媒介形象比例较高,而党报中的这一比例较低,由此中和了负面形象的总的比例。第三,媒介形象的类型划分不同。前两项研究只将媒介形象区分为「正面形象」、「负面形象」和「无正负评价」三个方面,本研究在这三者之外加上「受侮辱与损害者」这一形象类型。这一分类方式,出于这样的考虑,即农民工群体被称为弱势群体,「受侮辱与损害」形象类型是这一界定在媒体上的体现,此外,这一种形象类型,也出

6、现在市民报中大量的以农民工为主角的偏向「奇异」、「惊耸」(意外、死亡、性压抑等)的社会新闻之中,因而其中的某些形象类型虽然不算负面,但具有很强的「消极」色彩。可以相信,倘若取消这一形象类型,该类型下涵盖的媒介形象将被分到「无正负评价」和「负面形象」两种形象类型之中,而不会增加「正面形象」的比例。表3:报纸*农民工在事件中的形象定位Crosstabulation农民工在事件中的形象定位正面形象负面形象受侮辱与损害者无正负评价Total报纸工人日报46111成都商报128213北京晚报526417Tota

7、l10420741本研究发现,农民工在媒体报导中完全纯负面形象的比例为近10%(9.8%),但若将负面形象与「被侮辱与被损害」形象中偏向消极的形象建构累加起来,媒介中关于农民工的刻板印象甚至负面形象确实占有相当的比重,大致的估算,应该在20%至25%之间。同时,结合对取样范围内的报导的全面阅读获得的经验,在个别事件的报导和一般化的对农民工形象的塑造中,都存在着对农民工污名化的倾向与操作。三农民工的污名化:从城市社会向大众媒体的流动从抽样报导的内容分析结果出发,结合对所选时段(2003年7月-2004年

8、6月)所选报纸涉及农民工的报导的泛化阅读获得的经验,我们试图对发生在传媒舞台上的污名化进行一番清理、辨析与解释。前面论证过,贴标签是污名化过程中的重要策略,而既往的研究指出,大众媒介是传布这类标签并使之合法化的一种主要的制度化根源,特别是它们经常对那些行为不符合主流社会规范与价值的群体进行刻板印象式的报导9。通过对媒体报导的泛化阅读,我们发现,媒体报导中也存在着大量的用以污名化的标签,通过对这些标签的识别,可以粗略地勾勒出媒体对农民工群体污名化的一般图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