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提高高职学生国防意识的对策与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提高高职学生国防意识的对策与措施[摘要]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国防意识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国际国内环境,高职学生自身特点,高职院校国防教育现状和社会国防教育环境方面阐述了高职学生国防意识淡漠的原因,并探讨了在今后提高高职学生国防意识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高职学生国防教育国防意识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国防是维护一个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的核心力量,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兴衰和生死存亡的大事。如果说国防是国家民族生死存在之盾,则国防意识则是国民民族生死存亡之魂。有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已滑落二十世纪以来的谷底,
2、很多大学生缺乏起码的国防安全意识和常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现在已成为我们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应是既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工艺型“三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必将成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认真搞好高职学生的国防教育,不断增强高职学生的国防意识,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重要的课题。 一、高职学生国防意识淡漠的主要原因 1.长期和平环境使国民的国防观念逐渐淡化 进入21世纪以来,从世界范围来看,除局部地区小的冲突外,大的战争就开始远离人们的
3、视野,和平与发展仍将是世界的主题。从我国看,自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后,周边环境趋于平静,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结合目前国际形势,中国发生战争的可能性非常小,在相当长的时间范围内,仍将有一个和平美好的前景。这种大好的局面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是不曾有过的,我们本该倍加珍惜。但是,值得高度警惕的是,由于长期的和平环境,特别是出生在90后的广大高职学生,从未受过战争威胁,必然产生种种松懈和麻痹思想,似乎天下太平了,从上到下,越来越感觉到轻视国防、放松国防建设的情绪和现象。 2.高职学生自身特点,使学生对国防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 “90”出生的高职学生,已迈入校
4、园,他们出生和成长于和平年代,远离了炮火和硝烟,对现代战争和我国国防建设形势缺乏深刻的认识。他们的物质生活环境优越,依赖性强,情感世界敏感而丰富。与其他高校学生相比,有着生源层次不高、类型复杂的特点;进校时培养职业道德,掌握操作技能和业务能力目的明确;就业竞争不断激化,摆在高职学生面前的头等大事是如何顺利实现就业。这些因素导致现在的高职学生国防意识薄弱,“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很多学生认为国防就是国家的事、军队的事,是军人的事。 3.高职院校对国防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师资配备不强 高职学生国防意识的淡漠与高职院校薄弱的国防教育有着直接联
5、系。有的高职院校领导对开展国防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足,只是为了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要求,安排学生3-4周的军训,很多院校没有开设国防教育理论课程。校领导对国防教育的不重视,导致高职院校国防教师队伍配备不强,国防教育教师得不到公平的职称晋升,教师队伍不稳定,学校国防教育呈现应付了事的现象。 4.舆论导向偏差,导致缺乏国防教育氛围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过30余年的经济建设,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这当然是于国于民都极为有利的事情。但也易使一些人的价值取向在长期的和平环境中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
6、于强调经济建设,事事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对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海战、抗日战争等历史已经开始淡忘。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已经被财经、娱乐等信息挤占,国防信息好像已成为军队专用信息,远离普通民众。 二、提高高职学生国防意识的对策和措施 1.加强法制建设,用法制观念促进国防意识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在我国法律中,已有《兵役法》、《教育法》、《国防法》和《国防教育法》等相关法律要求公民树立正确的国防意识,从法的角度诠释国防意识的重要程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要求,普通高等学校要“
7、规范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继续搞好军训工作,使之制度化”。这些法律法规有力地强调了大学生国防教育在全民国防教育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地位。2001年4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是针对国防教育领域的专门法律,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证。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就是要使他们了解国防法规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应该遵守国家安全法律,正确认识国防法规的本质及其在国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国防法制意识,提高自身国防法规知识水平,强化依国防法规办事的观念,在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中自觉遵守法律,明确国防法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提
8、高履行兵役义务和其他国防义务的自觉性,增强为国防事业奋斗的法制精神。 2.加强政治思想道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