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妇女e2、βctx、nmid、il6水平的临床观察论文

绝经妇女e2、βctx、nmid、il6水平的临床观察论文

ID:10689078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7

绝经妇女e2、βctx、nmid、il6水平的临床观察论文_第1页
绝经妇女e2、βctx、nmid、il6水平的临床观察论文_第2页
资源描述:

《绝经妇女e2、βctx、nmid、il6水平的临床观察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绝经妇女E2、βCTX、NMID、IL6水平的临床观察论文刘敬波王连文王爱玲高梅兰【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雌激素;骨钙素;β胶原特殊序列;白细胞介素6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降低,是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公认原因。为了解雌二醇(E2)、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骨钙素(NMID)、白细胞介素6(IL6)之间及与骨质疏松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检测了61例绝经后妇女的血清E2、βCTX、NMID、IL6水平,以期为临床预测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对象所有对象均为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其中绝经后

2、妇女61例,年龄51~70岁,平均(58.31±8.12)岁,绝经年限2~18年。正常对照组妇女45例.freell,与2h内分离血清后分为两管,一管密封放-20℃冰冻保存,待集中测定IL6;另一管立即上机测定βCTX、NMID、E2。1.2.2IL6的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试剂盒由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1.2.3βCTX、NMID、E2的测定:采用瑞士Roche公司Elecsys2010型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测定。1.3统计学方法测定值用x±s表示,各组间值的比较采用t检验。2结

3、果两组检测结果见表1。表1绝经组与正常对照组4项检测结果组别pg/ml)对照组81.42±15.1325.11±4.290.23±0.0582.30±29.28绝经组32.36±7.89△57.43±6.481.39±0.43△128.32±42.34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3讨论骨质疏松症是以低骨量和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障碍的疾病[1],也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雌二醇(E2)的缺乏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

4、之一。E2能促进早期成骨细胞的分化,刺激胶原蛋白的合成,并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骨钙素(NMID)、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是近几年来提出并证实的骨代谢敏感性指标。血清NMID是由成骨细胞产生并沉积在骨基质,是骨形成指标,从骨髓中快速释放入血的NMID能真实反映骨组织的NMID水平,其降解与转化过程迅速,可直接反映瞬间成骨细胞活性与数量变化。血清βCTX是骨中唯一的胶原成分,占骨基质的90%以上,是骨吸收指标。测定血清NMID、βCTX的含量不仅对了解骨代谢瞬间变化,观察成骨细胞的功能状态和破骨细胞的活性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内分

5、泌代谢性疾病、老年骨质疏松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指标。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破骨细胞活性增加,骨密度下降,增加了骨转换率,使血清NMID升高导致骨基质形成不足,影响钙盐沉积,使骨消融增加,骨量丢失加速,破坏了骨形成和骨吸收间的平衡作用,使骨吸收明显强于骨形成,最终导致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本文结果显示,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绝经后妇女血清中NMID、βCTX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与E2呈负相关(P<0.05,P<0.01),血清中高水平的NMID、βCTX反映了成骨细胞的活性降低、破骨

6、细胞活性增加和骨转换率增加[2,3]。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在体内发挥多种生物学活性,不仅能直接刺激骨吸收,还能加强其他细胞因子的作用,刺激骨髓的多核细胞呈破骨细胞表现型[3],并通过多种途径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起调节作用[4]。本文结果显示,绝经后妇女血清中IL6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与E2呈负相关(P<0.05),说明妇女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触发了IL6基因的表达,刺激了骨吸收,加速了成骨细胞的凋亡,使骨吸收明显大于骨形成,骨量丢失加速,最终导致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我们的检测结果说明,绝经后

7、妇女随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血清中NMID、βCTX、IL6的含量有明显的增高,且随绝经时间的延长,其含量增高更明显,因此对绝经后妇女进行血清βCTX、NMID、IL6水平的检测,可作为一种预防骨质疏松症发病的监测手段,并为合理应用雌激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