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677375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7
《巨脑回畸形及伴发病变的ct诊断价值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巨脑回畸形及伴发病变的CT诊断价值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巨脑回畸形及伴发病变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巨脑回畸形的CT资料。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5个月3.5岁,其中1岁以下8例。结果CT表现为脑回宽大、平坦,脑皮质增厚,皮质内表面光滑,脑白质变薄。广泛型9例,局限型2例(1例位于右侧顶叶、1例位于左侧额叶)。8例伴胼胝体发育异常.freelalities.MethodsCTfindingsof11casesalesand4females.Theagerangedfrom5monthsto3.5years,8casesooth,cerebralme
2、dullabecamethin.Therealities(8cases),schizencephaly(3cases),TORCHandmunicatinghydrocephalus(1cases).ConclusionCTcanclearlyshoalities.Keyography;X-rayputed巨脑回畸形(Pachygyria)属神经元移行异常性病变。本文收集11例巨脑回畸形的CT资料,对巨脑回畸形及伴发病变影像表现特点进行分析。材料与方法11例巨脑回畸形中,男7例,女4例,年龄5个月~3.5岁,其中1岁以下8例,患者均因神经系统症状而行CT扫描
3、。CT扫描采用GE8800型和SOMATOMPLUS4型扫描机,层厚、层距8-10mm。结果巨脑回畸形CT表现为:脑回宽大、平坦,脑皮质增厚,皮质内表面光滑,脑白质变薄。本组中广泛型9例(图1),其中男5例,女4例;局限型2例(图2),病变部位分别位于右侧顶叶、左侧额叶,男女各1例。8例伴胼胝体发育异常(图1),主要表现为:①两侧侧脑室平行分离,三脑室上抬,②两侧额角远离,枕角扩大,③胼胝体密度不均。3例伴有脑裂畸形(图3):CT表现为横跨大脑半球的裂隙,其壁为异位灰质。其中2例脑裂畸形为单侧型,位于左侧中央沟附近,左侧者为融合型,右侧者为开放型;另1例为两
4、侧型(左侧开放型,右侧融合型),皆位于左侧中央沟附近。1例伴TORCH感染并发交通性脑积水,表现为脑室下多发钙化灶(图4)。仅1例未见明确伴发畸形。讨论构成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来自胚胎时期的脑室壁,即神经管上皮。在胚胎第7周时,脑室下带细胞分化为成神经细胞,称生发基质。从第8周起神经细胞开始向外迁移,穿过中间带移到边缘带之内,并分化为神经元,发出轴突和树突,形成脑皮质,胚胎第26~30周脑回形成。任何原因致使生发基层缺如或迁移、运动受阻,都可造成神经元移行异常1。巨脑回畸形CT表现为宽大、平坦的脑回,脑白质薄,灰质厚。一般认为巨脑回畸形发生于妊娠第4个月,由于脑
5、代谢障碍而引起的层状坏死区,起屏障作用。因而较晚发生移行的神经元通过此层时受阻,故不能形成正常脑表面皮层,导致了脑皮层增厚。此外较早发生移行的神经元轴突和树突在层状坏死区中断、退变、而使脑白质变薄。巨脑回的皮层只有4层结构,即分子层、外细胞层,细胞疏松层和内细胞层;而正常皮质有6层结构2~3。本组中广泛型9例,局限型2例。移形障碍发生越早,畸形越严重,越对称;而移形障碍发生越晚,畸形越轻微,而不对称1。广泛受累者,脑的轮廓常呈哑铃形或“8”字形,这是因为脑岛盖部发育差,脑岛暴露,且大脑中动脉沿浅短的侧裂沟表面走行并压迫脑表面所致。中动脉的侧裂段常邻近颅骨内板
6、,.freela),O指其它微生物(other:如柯萨奇病毒梅毒螺旋体等),R指风疹病毒(rubellavirus),C指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H指风疹病毒(herpesvirus),由这一组病原体所引起的感染称为TORCH感染。TORCH感染是引发先天性脑畸形的原因之一。本组1例伴TORCH感染,表现为脑室周围蛋壳样钙化灶,是由于TORCH感染造成血管损害,继发于血管炎性改变的脑实质受到缺血缺氧性损伤,由于缺氧导致室管膜下的坏死,囊变和神经胶质增生是其病理基础7。CT由于对脑白灰质有很好的分辨率,能很好地显示巨脑回畸形的病变位置和程
7、度,并能同时很好的显示伴发病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