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674743
大小:6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7
《探究通感隐喻的认知基础和哲学作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究通感隐喻的认知基础和哲学作用论文通感隐喻的认知基础和哲学作用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通感隐喻的认知基础和哲学作用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隐喻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从认知角度考察,通感是一种特殊的隐喻,其源域和目的域都是人类所体验到的感觉。通感隐喻的产生并不是任意的,构成通感的不同感觉具有某种相似的跨感官特征,在隐喻映射的过程中保持不变,该特征的心理表征就是意象图式。本文通过两个具体的意象图式(“强度图式”和“节奏图式”)探讨通感隐喻的认知基础,对体验哲学框架下的意象图式和隐喻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并且进一步揭示了通感隐喻所蕴含的人类心智的体验性以及其所具有
2、的哲学作用。 关键词:通感;隐喻;意象图式;体验性 Abstract:Synaesthesiaisvieetaphorincognitivelinguistics,forbothdomains(thesourcedomainandthetargetdomain)ofthemetaphorarehumansensations.Synaestheticmetaphorsarenotarbitraryinthatthesensationsconcernedinthemetaphoralecross
3、modalsimilarities,entalrepresentationsare
4、theso
5、called“imageschemas”,ainunchangedduringthemetaphoricalmappingprocess.Byproposingtageschemas(“Intensity”and“Rhythm”)involvedinsynaesthesia,thepresentpaperexploresthecognitivemechanismofsynaestheticmetaphors,itsembodiednature,anditsphilosophicalsignificance. Keyetaphor;imageschema;embodie
6、dnature 1004-6038(2008)04-0013-04 1.引言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一种特殊的隐喻形式——通感。英语中表述通感的“synaesthesia”一词源自希腊语通感隐喻的认知基础和哲学作用由优秀站.zbjy.提供,助您写好论文.,“syn
7、”意为“熔合”,“aesthesia”意为“感觉”,顾名思义就是感觉熔合、感觉互通的意思。通感不仅存在于文学语言之中,同时也遍及我们的日常语言,这里仅举两个词汇方面的例子:如汉语中的“响亮”是以视觉的“亮”来表现听觉的“响”,而英语中表示听觉的“loud”则可用来描述视觉上鲜艳的颜色或花哨的图案。在中西语
8、言中,这类通感用法由于长期、频繁的使用已经变成了“死隐喻”,以至人们已经意识不到它们存在的普遍性。通感隐喻的特殊之处在于,在隐喻映射的过程中,其源域和目的域都是人类所体验到的感觉。国内曾有学者撰文探讨过通感这种隐喻,如彭懿、白解红(2008)。但本文要探讨的是,通感具有重要而基础的认知作用,其认知基础反映了人类心智的体验性,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启迪和哲学作用。 2.通感研究的历史与目前状况 古代哲人最初是从感官互通的角度来深思通感现象的。西方通感研究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四、五世纪的古希腊:亚里斯多德(《灵魂论》第二卷第八章,1999)认为,描述声音的词类“有取于触觉方面措辞的
9、‘隐喻’(μεταφοραν)”,“声音的高与低与触觉之为利或钝是类同的”,这种最早的关于感觉之间的类比(通感)是一种隐喻的论述。他不同意德谟克利特所作的触觉统领其他感觉的假设,并认为人的感官各司其职、互不僭越,“既然同项感觉的两个感觉客体,不能被一个机能在同一时刻所感应,显然,两个不同项的感觉客体,例如一个白的与一个甜的,就更不可能由一项机能同时所感应了”。(亚里斯多德,《自然诸短篇》:感觉与感觉客体,1999)① 关于各种感官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也存在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五官各有所司,彼此无涉,如《公孙龙子·坚白论》认为“目不能坚,手不能白”,即视觉器官(目)和触觉器官(手
10、)不能相互替代;另一种则是以道家思想为代表的、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各种感官可以相通互借,如《庄子·人间世》:“夫洵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又如《列子·黄帝篇》:“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心凝形释”。到了唐代,中国禅宗集印度唯识论之大成,而且特别强化了“六根相互为用”的佛学理念,追求打通感官界限的内省开悟经验。在这里“通感”不仅仅具有单纯的生理学和心理学作用,而且已经成为禅宗的一项基本主张,是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的至高境界。(参见汤书昆,199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