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670342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国有企业经营者非物质激励机制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有企业经营者非物质激励机制研究摘要:随着国企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入,构建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成为新型法人治理结构的必然要求,非物质激励是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内容,对有较高人生目标经营者的激励效果明显。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营者;非物质激励 激励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应需要而产生的,满足这些需要,就能产生相应的行为反应。麦克利兰将人的需要分为成就、权力和情谊需要三种类型,都属非物质需要范畴,他强调了非物质需要对有较高人生目标经营者的激励作用。本文试图从满足需要出发,构建国有企业经营者非物质激励机制,分控制权激励、声誉激励、职务消费激励三
2、个方面。 1控制权激励 控制权是经营者排他性的利用企业资源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权力,有特定控制权和剩余控制权之分。特定控制权是指事前能够通过契约加以确定的控制权权利,这些权利通过契约(国家法律法规、公司章程等)授予经营者后,成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权,包括日常的生产、销售、雇佣等权利;剩余控制权是指事前不能通过契约明确界定的控制权权利,它通常由所有者拥有,包括聘任和解雇经营者,重大投资等战略性决策权。 权力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力量,它能为经营者带来成就、地位、声誉,是非物质激励的基础和前提。控制权激励力量的大小取决于它给经营者带来的满
3、足程度,一般情况下,经营者拥有的控制权越大,给他带来的满足程度越高,激励的强度也越大。满足程度受剩余控制权对特定控制权制约的影响,亦即所有者对经营者制约的影响,控制权激励的核心问题是将控制权在两者之间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国有企业经营者控制权激励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1落实特定控制权 实践证明,任何试图削弱经营者控制权的做法都会压抑他们的积极性,造成企业效率的损失。特定控制权是经营者履行岗位职责的必备条件,必须得到保证。落实特定控制权,首先要落实公司法赋予经营者的权力,将法律规定由他们行使的职权全部下放;其次要落实公司章程、有关制度规
4、定由经营者享受的权力。这些权力是企业股东、制度制定者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授予的,符合企业实际,不能随意收回。维持这些权力有利于保证经营者开展工作,也有利于维护章程、制度的严肃性。落实特定控制权的目的,就是要使之与经营者承担的责任相对应。只有这样,经营者才能对自己的决策后果负责。 1.2适时调整控制权 控制权激励的关键是对经营者掌握控制权的动态调整,包括解除、继续授予或授予更大控制权。解除、继续授予或授予更大控制权的条件是他们的努力程度和业绩大小。对于工作努力、业绩突出的经营者,就要继续授予或授予更大的控制权,对于工作不努力、业绩一般的经
5、营者则应该解除控制权。增加控制权有三个途径:①扩大特定控制权,也就是扩大企业规模。规模是衡量控制权大小的主要变量,“一个控制两千万资产企业的经理得到的控制权收益大于控制一千万资产企业的经理得到的控制权收益”,经营者存在很强的扩大企业规模愿望。可以通过增加资金投入来扩大企业规模,多将资金投向优秀经营者控制的企业,也可以通过资本运作,将优质资产集中授权给优秀经营者经营;②授予部分剩余控制权。就是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把部分应该由股东会或董事会掌握的剩余控制权授予他们,作为其经营业绩的回报;③聘任他们到权利更大的管理岗位中去。这实际上是为经营者提供了
6、新的发展机会,让他们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 1.3加强对控制权的制约和监督 随着控制权由所有者向经营者的转移,经营者手中的权力会越来越大。尤其是一些优秀的经营者,将出现特定控制权和剩余控制权都向他们集中的现象。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不力,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问题-经营者行为发生偏离,损害投资者利益。因此在下放权力的同时,必须加强对权利的制约和监督。由于我国市场发育尚不成熟,而市场的发展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对控制权的约束主要来自企业内部,通过不断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对权力的制约
7、和监督。 2声誉激励 声誉是依附在控制权上的一种激励手段。经营者获得控制权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干事业,获得成功,他们希望在企业的管理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渴望自己的能力和贡献得到社会的认可。对良好声誉的追求是经营者的“成就需要”,是需要理论中更高层次的需要。单纯物质激励的作用是有限的,当财富达到一定水平后,人们更多的是追求精神方面的满足,货币报酬不能替代良好声誉带来的心理满足。声誉激励需要解决三个问题:①怎样把经营者长期形成的声誉标示出来;②怎样保证评价经营者的声誉信息客观、准确;③如何把声誉与经营者的长期利益结合起来。沿着这一思
8、路,声誉激励设计如下: 2.1建立声誉档案,划分声誉等级 档案记录是实行声誉激励的基础,它能为声誉评价、分级等工作提供可验证的信息,并对经营者构成一种长期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