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益生菌制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益生菌制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益生菌制剂;美沙拉嗪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oncolitis,UC)是指病因未明的一组非特异性肠道炎症,以慢性过程、自动复发为其特征。患者多为青壮年,在西方国家相当常见。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UC的发病人数在我国逐年增多,基于多家医院病例统计推测,患病率为11.6/10万[1]。目前该病已成为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和慢性腹泻的主要病因。 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以抗炎和调节免疫反应为主。近年来研究发现严重的肠道菌群失调与
2、UC的发生密切相关,因而益生菌制剂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重视。益生菌制剂作为一种新的微生态疗法,为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提供了超越传统使用5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方法。很多益生菌制剂显示出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尤其是与传统的治疗药物同时使用时效果更为明显。 我科采用益生菌制剂辅助美沙拉嗪治疗UC患者并观察临床疗效,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病例 选择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于我院住院的临床确诊的初发型、慢性复发型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
3、0例,对照组14例。治疗组男13例,女7例;年龄19~56岁,平均38.2岁;病程半年~15年;初发8例,复发12例。对照组男9例,女5例;年龄21~61岁,平均40.3岁;病程4个月~12年;初发5例,复发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和结肠镜下炎症程度及范围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1.2.1确诊标准 符合2000年成都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标准[2]及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及脓血
4、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可有关节、皮肤、眼及肝胆等肠外表现。所有病例均排除细菌性痢疾、肠阿米巴病、血吸虫病、肠结核、克隆氏病、放射性肠炎、缺血性结肠炎等肠道疾病,细菌培养(沙门菌、痢疾杆菌、空肠弯曲杆菌、需氧及厌氧菌)及真菌培养均为阴性。 1.2.2结肠镜检查标准 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2]的建议: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表现为:①黏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或消失、充血、水肿、易脆、出血及脓性分泌物附着,亦常见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②病变明显处可见弥
5、漫性、多发性糜烂或溃疡;③慢性病变者可见结肠袋囊变浅、变钝或消失,假息肉及桥形黏膜等。 1.2.3排除标准 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和血液、内分泌系统病变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对水杨酸制剂过敏者;于治疗期间不遵医嘱不配合治疗者;治疗结束后未复查肠镜取局部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者。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用药 全部患者均常规给予营养支持疗法。治疗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艾迪沙),1.0g/次,3次/d,同时给予益生菌制剂(双歧三联活菌,上海医药有限公司信谊制药总厂生产,每粒含药粉0.21g)2
6、粒/次,3次/d,三餐前服用。对照组给予口服艾迪沙1.0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8周。同时两组于治疗期间忌辛辣刺激食物,避免进食海鲜及牛奶等诱发加重病情的食物。观察完毕后仍继续服药巩固治疗,维持量为艾迪沙1.5g/d;双歧三联活菌,2粒/次,3次/d,三餐前用药。 1.3.2组织标本的收集 34例患者均于治疗前行肠镜检查和黏膜活检。应用电子肠镜进镜至回盲部,退镜观察乙状结肠或直肠病变最明显处取黏膜2mm×2mm×2mm大小两块,予10%甲醛固定,送检,常规石蜡包埋,连续切片,HE染色。400倍镜下进行
7、病理形态学检查。34例患者于疗程结束后1周内复查肠镜并作活检组织学检查,步骤同前。 1.4观察指标 1.4.1主观症状评分 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4周进行症状学随访(大便次数、黏液脓血便、腹痛、腹胀等症状),并检查血、尿、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所有病例治疗前后均进行结肠镜检查,并在病变部位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随访6个月统计复发病例数。 1.4.2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2000年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标准。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黏膜大致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
8、本消失,结肠镜黏膜复查有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无改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1.5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1.0医学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主要症状疗效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腹痛、腹泻、黏液血便、里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