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翻译学范式的基础理论

复杂性翻译学范式的基础理论

ID:10650335

大小:6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07

复杂性翻译学范式的基础理论_第1页
复杂性翻译学范式的基础理论_第2页
复杂性翻译学范式的基础理论_第3页
复杂性翻译学范式的基础理论_第4页
复杂性翻译学范式的基础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杂性翻译学范式的基础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复杂性翻译学范式的基础理论  前言翻译学面临一场彻底的革命翻译学发展至今已面临一场思想观念的革命,这将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变革,是世界观和认识论上的革命,它将让我们重新审视以往翻译学中的一些重要观念,并引导我们面向未来做认真的思索。曾在1994-1998年这四年中担任国际社会学会主席的伊曼努尔沃勒斯坦写过一本书叫《所知世界的终结---二十一世纪的社会科学》,他在著作中批判了以确定性为基础的现代知识体系,指出:作为现代性的基本先决条件,对于确定性的信念是令人蒙蔽的,为害不浅的。现代科学,即笛卡尔---牛顿的科学一向建立在对确定性的肯定上面。其根本性预设为

2、:有一些支配一切自然现象的客观普遍法则存在,科学探索能够搞清这些法则,而且一旦认识这种法则,我们就能从任何一组初始条件出发,完满地推演出后继的和先前的状态。(沃勒斯坦,2002:203)我们的近现代科学就是以这种思想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我们的译学也是这样建立起来的。所谓法则就是语言规则,先前状态就是原文,后继状态就是译文。我们只要遵守语言规则,正确运用那些现成的翻译技巧就可以进行忠实的再现或等值的转换。在这样的运作中,主体因素、社会文化和环境条件等都被消除了,这种科学被称为简单性科学。它是一种以确定性为基础,以普适性原则为指导,以分解和还原为方法的研

3、究方式。在解构主义运动中,这种观念受到冲击,或者说被有效颠覆,如确定性被不确定性所替代,一元性被多元性所替换,普适性让位给了地方性。在现代性科学中的理性齐一的主体变成了差异性的个体主体,社会文化与环境因素也被纳入思考的范围。翻译学也从此突破了结构主义范式而走向解构主义范式,但是解构主义只是从表层结构中反映出的问题揭示了现代主义的不合理性,没有深入到人们的思维和意识的层次,以及从世界观和认识论方面改变人们看问题的方式,只是对现代性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入手批判,还很缺乏系统性的批驳,更缺乏建构性的思想,所以解构主义思潮仅仅经过十多年的兴盛就式微了,真是其兴

4、也勃焉,其衰也忽焉。  但是,解构主义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因为它终结了一个旧的乐章,虽然它没有开启一个新的乐章,但起到了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那么这个新的乐章应该是什么呢?这就是复杂性科学,即从现代性的简单性走向后现代的复杂性。沃勒斯坦在上述那本书中多次提到复杂性科学,并把它称为21世纪的科学。这种科学是一个全新的范式,在许多重要方面都与简单性科学有所不同,它是以不确定性为先决条件的。他指出:不确定性是奇妙无比的,如果一切事物都是不确定的,那么未来就向创造力敞开了大门,这不仅向人文创造力,而且还有全部自然的创造力。(如果)一切行动都落入业已注定的

5、确定性内,我们就会无所顾忌地陶醉于各种激情和各种利己主义,会是道德的死亡。(沃勒斯坦,2002:4)显然,他的话不是危言耸听,现代性在带来科学的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两次世界性战争的灾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泛滥、生态环境的破坏。企业家们为了使其成本外在化,以至于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产品质量低下等等,这不正是道德的死亡吗?  复杂性科学在许多重要方面不同于简单性科学,沃勒斯坦指出:复杂性科学在各个重要方面与牛顿科学很不相同:诸如,否认可预见性的内在可能性;认为诸体系远离平衡状态,尤其不可避免的分岔系属正常;承认时间之矢的中心地位。但是,与我们现

6、在的讨论可能最有关联的是强调自然进程的自建创造力,人与自然的不可区别性,以及从而断言科学是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那种追求基本的永恒真理的无根据的学术活动的概念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我们有了一个可发现的真实世界的观念,但是,因为未来尚有待创造,现在谈不上对未来世界的种种发现,即使未来受到过去的限制,但未来却不囿于现在。(沃勒斯坦,2002:90)从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复杂性科学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即不再是主-客二元分割和对立的世界观,而是把人和世界视作没有区别的整体主义世界观,也就是人和自然的不可区别性.  这种把世界看成人的肉身,而人又成了世界的

7、一部分的观点将引起认识论观念的彻底变化。感性问题,这一在简单性现代科学中被排挤出去的内容势必重新登场,而且成为重要角色,成为认识的。人们的认识必将成为具身性的(embod-ied)认识。下面本文主要从认识观的变化和具身性认知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让它们成为复杂性翻译学范式的基底。  一、从主-客分离式的认识观走向人-世界的整体主义认识观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乃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1972:219)实际上这就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不同的选择方式反映着人们

8、看问题的方式和世界观,它还区分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我们可以从西方哲学史中看出一种是从笛卡尔开始到黑格尔的主-客二分式的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