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646427
大小:56.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7
《纤维桩树脂核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纤维桩树脂核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观察:林德胜杨宏勇王明辉【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应用纤维桩树脂核修复残根、残冠中的疗效特点、失败原因与预防措施。方法选择82例患者的137颗患牙,经完善的根管治疗,部分病例辅以牙周手术或修复前正畸,使患牙备牙后龈上有适宜的牙本质肩领,选用合适的玻璃纤维桩、构建树脂核,设计制作烤瓷或全瓷冠修复牙体缺损。结果所有病例每半年内复查一次,平均随访期为2±0.3年,发现随访到的137颗患牙未发现牙根折裂,其中133颗全冠与桩核固位稳定,无主诉不适、牙周健康、患者对修复体美学效果与
2、咀嚼功能均感满意。4例失败病例分别为全冠、纤维桩核松动脱落各1颗,有1颗纤维桩折断,1颗为继发龋。成功率为97.08%。结论纤维桩树脂核及烤瓷或全瓷全冠修复前牙残根残冠,不易造成根折,成功率较高,可以获得符合生理功能、满足美学要求的良好疗效。【关键词】纤维桩牙体缺损桩核冠修复牙体缺损因涉及范围较广无法获得固位形、抗力形而放弃充填治疗的残根、残冠病例,临床常选择桩核冠修复。由于纤维桩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弹性模量与牙本质相近,可降低牙根折裂几率;生物相容性好、美学效果良好,不影响磁共振成像;且易于拆除,
3、便于根管再治疗及再修复。近年来在临床应用范围日趋广泛。采用纤维桩核与全冠技术修复残根、残冠,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导如下: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收集2008年1月~2011年1月间因牙体广泛缺损就诊我科的82例患者,其中男43例,女39例;年龄18~68岁,平均38.6岁。全程完成纤维桩核冠修复137个的患牙,残冠56颗,残根81颗。2.纳入标准 牙体缺损较广,无法充填治疗或预计效果欠佳的残根、残冠,备牙后可获得适宜的牙本质肩领;根尖病变通过根管治疗或根尖手术可治愈,X线片显示根管恰填,根尖未见明显
4、吸收等异常影像;牙周健康,牙槽骨无吸收或吸收<I°;牙根与根管无畸形,冠根比适宜。3.修复方法3.1修复前准备 去尽患牙龋质和薄壁弱尖,调牙合,避免咬合接触,预防牙折,尽可能保留并修整余留的健康牙体组织。患牙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和(或)根尖手术,彻底消除根尖病变。若牙体缺损达龈下、不超过牙槽嵴顶水平者,可行牙冠延长术,或牙根牵引术重建生物学宽度,使患牙备牙后龈上至少有1.5mm的牙本质肩领。伴有牙颌畸形者宜先行修复前正畸,恢复牙列及咬合关系。对患牙按纳入标准进行筛选,必要时取研究模型进行修复设计。
5、3.2备牙与桩核冠修复根充2周后复诊备牙,参照根管治疗时的长度记录,选用纤维桩修复专用套装根管预备钻针,采取提插法沿根管口缓慢逐步向下预备,桩道长度约为根长的2/3,要求保留不少于4mm根尖封闭区;桩道直径小于或等于根径的1/3,根管壁光滑无台阶或倒凹。冲洗、消毒与干燥桩道,选择与预备钻规格配套的纤维桩,确定其在根管内长度及稳定性;导入树脂粘接剂,光固化粘接之,遂行构建成形塑脂核;按常规烤瓷或全瓷全冠制备要求行牙体预备,取模,比色,制作并粘固临时牙冠;模型送技工室制作全冠;试戴、调牙合、粘接。4.疗
6、效评定 所有病例每半年内复查1次4.1成功:修复牙美观稳固、咀嚼功能好,无叩痛,邻接关系正常、牙周健康;全冠完整无缺损、颈缘密合未探及缝隙,无松脱;纤维桩核稳定性好,无松脱与折断。4.2失败:全冠或桩核松动、脱落、桩核折断、继发龋、颈缘密合不良可探及缝隙;修复牙叩痛、根折或牙根松动、刺激性龈炎、食物嵌塞等有任何一项者即为失败。5.结果对82例患者137颗修复牙经6~36个月随访观察,平均随访期为2±0.3年,结果未发现根折。其中成功133个牙,占97.06%,修复体边缘密合、全冠与桩核固位稳定,牙周
7、健康、无继发龋,患者对修复体美学效果与咀嚼功能均感满意。4例失败病例分别为冠、桩脱落、桩折断、继发龋。讨论1.在残根、残冠的保存修复中,桩核冠已成为临床首选的修复体。以往,刚性较强的金属桩系统在修复中占据主导地位,如,铸造金属桩核、预成金属桩树脂核等,均具有工艺简单、价格低廉、机械强度高[1],固位力强等优点。但金属过高的弹性模量是导致牙齿遇到过大牙合力而折断的重要原因,且干扰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难以拆除,影响根管再治疗。随着口腔修复材料、工艺与技术的进步,纤维桩系统因其在力学与美学性能、生
8、物相容性、无毒及致敏性等方面的优势,正逐渐取代传统的金属桩成为主流修复手段。2.桩核冠常见的失败原因为:桩脱落、冠脱落、继发龋、桩折断和根折裂等,其中尤以根折裂的预后最差,患牙极可能因此不可逆破坏而丧失重新修复的机会,应高度重视。本文4例失败病例中,1例为桩折断,系患牙为深覆牙合,咬合力过大所致;1例为冠脱落,因患牙缺损达龈下、备牙后剩余牙体组织少无法获得适宜的牙本质肩领,未产生有效的箍效应作用,对修复体支持力不够,术后一年出现牙周炎症。1例为继发龋,系牙本质一桩核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