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桃叶胶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

汉桃叶胶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

ID:10642133

大小:5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7

汉桃叶胶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_第1页
汉桃叶胶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_第2页
资源描述:

《汉桃叶胶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汉桃叶胶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摘要】目的建立汉桃叶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药品中反丁烯二酸的含量。结果反丁烯二酸进样量在0.013μg~0.26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674。精密度测试,相对标准偏差(RSD%)=0.52%。加样回收率试验,平均回收率为98.69%(RSD=0.42%,n=5)结论所采用的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行性及重复性良好,能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关键词】汉桃叶胶囊反丁烯二酸HPLC汉桃叶胶囊是由《部颁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七册收载

2、的汉桃叶片改剂型而成,本品主要成份为汉桃叶,具有祛风止痛.freelg,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2.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10粒,剪破外壳,挤出内容物,取0.5g,.freell,搅匀,滤过,滤渣加甲醇超声溶解并转入25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2.3缺汉桃叶阴性溶液的制备取缺汉桃叶阴性样品1g,同3.2项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2.4测定波长的选择分别取反丁烯二酸对照品溶液适量,用UV-7501型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扫描(200-250nm波长范围

3、),结果反丁烯二酸在210nm处有最大吸收,综合文献资料,最后选择210nm为检测波长。2.5流动相的选择根据酸类成分的化学结构采用乙腈、0.1%磷酸进行分离,使用不同配比分别进行样品与对照品的定性定量比较,经过大量的筛选,删除分离度不够高的、柱效不够高的,最后选择:乙腈:0.1%磷酸(1:40)为流动相。结果表明:以乙腈:0.1%磷酸(1:40)作为流动相,柱效最高、分离度大、无干扰、配制简便。2.6色谱条件色谱柱:ShimpackODS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

4、%磷酸(1:40);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1ml/min;室温。理论塔板数按反丁烯二酸峰计算不低于2000。2.7阴性对照实验取不含反丁烯二酸的阴性样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得阴性供试液,以上述色谱条件测定,结果阴性供试液与反丁烯二酸峰的相应保留时间处无吸收峰。结果表明:汉桃叶胶囊处方中其他成分对反丁烯二酸测定无干扰。图二:反丁烯二酸对照品高效液相色谱图、图三:汉桃叶胶囊(批号:050201)高效液相色谱图2.8线性关系的考察精密称取反丁烯二酸对照品1.3mg,置100ml容量瓶中,加甲醇

5、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分别精密吸取上述溶液1ul、5ul、10ul、15ul、2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上述色谱条件,得一系列峰面积,以反丁烯二酸的浓度为纵坐标,相应的峰面积为横坐标。得回归方程(见下图)。结果表明:反丁烯二酸进样量在0.013μg~0.26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2.9系统适用性试验按拟定的色谱条件,用日本岛津色谱柱对汉桃叶胶囊(批号:050201)进行分析,计算理论板数。见下表结果表明:反丁烯二酸峰与其他色谱峰相互之间分离度良好。根据实验结果拟定:以反丁烯二酸峰计算,理论板数应

6、不少于2000。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对照品和供试品的反丁烯二酸峰面积积分值,用外标标准曲线法与峰面积计算,即得。本品每粒含汉桃叶以反丁烯二酸计,不得少于0.01mg。2.10精密度试验2.14样品测定取汉桃叶胶囊3批,按拟定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反丁烯二酸含量,见下表批号百分含量(%)平均粒重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mg/粒050201反丁烯二酸0.04900.31180.01520.31050202反丁烯二酸0.05110.30120.0154

7、050203反丁烯二酸0.0520.30090.0157故将本品含量限度定为:每粒含汉桃叶以反丁烯二酸计,不得少于0.01m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