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中国工人政治述评:视角与理由

试议中国工人政治述评:视角与理由

ID:10638532

大小:5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7

试议中国工人政治述评:视角与理由_第1页
试议中国工人政治述评:视角与理由_第2页
试议中国工人政治述评:视角与理由_第3页
试议中国工人政治述评:视角与理由_第4页
试议中国工人政治述评:视角与理由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议中国工人政治述评:视角与理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议中国工人政治述评:视角与理由中国工人政治述评:视角与理由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中国工人政治述评:视角与理由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工人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工人作为群体从自在阶级到自为阶级,进而作为整体与国家的冲突是马克思主义对于西方社会演进历程的经典解释。但从经验研究的角度对于西方国家工人运动历程的考察中,提出了有差别的解释模式。国家中心论者认为国家在与工人的冲突过程中并非被动的角色,相反,国家力图影响工人运动的形式和内容,迫使工人接受并被吸纳进国家制约的政治议程中。中国理论界在试

2、图解释社会冲突增加的现实时受马克思主义和规范社会理论影响,偏向于从宏观和应然角度描述冲突模式,而忽略了从实证和中观层次解释经验现实。  关键词:工人运动;阶级;国家  1673-9973(2013)02-0091-03  一、工人运动研究的理论进路:冲突论与国家论  继上世纪末国企改制所造成的下岗工人抗议活动以后,工人运动经去年连续的工人罢工报道再次成为讨论的焦点话题。长久以来,对于工人运动的解释都是理解后发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视角。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将工人与国家的冲突解释为革命的基础;另一方面

3、,关于化的文献也强调在巩固阶段,利益受损的工人群体运动将是决定化前景的重要变量。可见,无论是在哪一种理论的解释框架下,工人运动都是衡量评判一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工人运动所提供的团体与国家冲突的视角似乎印证了长期流行的国家社会关系理论对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利益分化和社会自主性增强的论断,进而暗示了社会力量的兴起与国家化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从逻辑推演的角度来看,根源于西方世界现代化的经验现实确实为国家社会理论提供了无可争议的逻辑基础。但上世纪70年代关于政治发展理论的讨论说明,后发国家的化前景,并不是如李

4、普塞特所言,经济发展必定带来化的政治后果。不同的国家走向的历程有着各种经验特征。特别是新制度主义兴起以后,更多的中层理论开始从不同的经验现实中构造自己的理论框架。各种制度主义的理论取向的贡献在于,清晰展示了群体行为与国家的互动关系需要依靠于各种中层制度架构的联结。利益团体与国家的冲突更多体现在各种次生制度的变迁过程中。正是制度主义对于制度的强调,以及对于国家社会冲突中国家被动地位的剥离,为理解社会冲突提供了一个不同的国家理论视角。国家,以及对于国家自主性的强调开始形成一种找回国家的浪潮。国家的理论地位,无论是来自

5、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中立性的论述还是来自于平衡国家社会理论中对于社会自主性的过多强调,都为后发国家的经济与政治转型提供了更有解释力的框架。事实上,作为一个由典型社会主义体制转型而来的带有强烈计划经济遗存,同时又兼具有发展型国家管控经济的发展主义倾向的发展中国家,国家在三十年的改革历程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国家对于工人的阶级地位的塑造、对于工人的组织化管理都反映了国家在塑造工人群体的利益和斗争策略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中国的工人运动研究必须兼具国家视角的理论阐释才更有说服力。  二、中国的工人运动研究的文献

6、回顾  (一)工人政治研究的传统视角:关系X络与集体行动  国外学者对于中国工人运动的研究有几个不同的阶段和理论进路。早期关于中国共产革命运动时期的工人运动研究讨论的焦点是中国的工人运动是否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革命论断的一个经典案例。工人阶级意识的觉醒、与革命精英的联合最终完成从自在到自为阶级的转变,决定了中国共产革命的必定发生。对于这一理由,部分学者强调了在塑造工人阶级认同和领导工人革命中的主要作用,另一些学者的观点则挑战了共产革命中的工人运动铁板一块的论断。这部分著作主要关注工人联合的动机理由。个案研究的

7、结论说明,同乡、性别、行会组织在工人的集体运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阶段最为著名的著作就是裴宜理的《上海罢工》,在其中提出了技术和地域分化对于工人形成集体运动的影响,以地域政治、生产政治和党派政治归纳工人身份与利益的多元化特征,指出这些分裂工人群体的非正式联系更有可能促使工人形成组织化的斗争运动。[1]另一本关于中国工人的著名著作是Walder的《中国的新传统主义》,Walder关于中国国有企业中的工人的关系X络的讨论说明了个人之间的庇护关系是工人界定自身利益进而谋求自身利益的基础。工人更多依靠于对纵向组织中的个

8、人忠诚来维护自身利益,这是工人无集体行动的重要理由。[2]除此之外,李静君对于九十年代改制国有企业中的工人群体研究提出了下岗工人由于失去与企业的永久性劳动关系而降低了其形成集体运动的成本,与单位组织的分离使工人更有可能去寻找激进的保护自身的联合行动。[3]但经验现实并不支持工人群体运动大规模兴起的可能。这些关于中国不同时期工人运动的研究事实上已经提出了研究工人行动的几个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