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结构主义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ID:10638205

大小:3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07

结构主义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综述_第1页
结构主义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综述_第2页
结构主义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综述_第3页
结构主义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综述_第4页
结构主义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结构主义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结构主义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综述一、结构主义方法论  11  结构主义者认为,新古典主义者依靠从演绎逻辑推导出来的理性行为方式的假定为出发点,通过从前提到前提的推论,预先设定某种从事经济活动的公理。他们基本上不关心特定国家的特定社会文化背景和经济结构,也不注意分析特定的社会集团及个人从事经济活动的实际动机和行为方式上的特征。他们所做的仅仅是在经济分析中以“经济人”假定来回避所有可能遇到的棘手难题。即便是在建构有关经济主体行为方式的理论模型时,也往往把经济现实同理论模型等同起来,甚至认为经验的行为方式不会超出同理论模型的假设前

2、提相符的理想的行为方式。[1]结构学派的重要代表普雷维什(Prebisch.R,1961)[2]指出,经济发展要求生产方式、经济与社会结构、收入分配模式都发生变动,未能及时的促进这些变动或者只是部分地而不是全面地对这些变动作出反映,都将导致或加重经济失衡。从而得出结构变动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的结论。按照《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的释义,结构主义从根本上说是向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假定进行挑战的一种研究方法,其主要特征是把考察对象当作一种“体系”,即考察一个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不是孤立地研究各个部分,从更特殊的

3、意义上说,这个概念被这样一些理论家所使用,他们主张存在着不可能观察到但能产生可以观察到的社会经济现象的一组社会经济结构。[3]    二、结构主义区域均衡增长理论    (一)罗森斯坦一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罗森斯坦一罗丹(Paul,N・Rosenstein―Rodan)[4]在他的著名论文《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工业化问题》(1943)中认为,发展中国家要从根本上解决贫穷落后问题,关键在于实现工业化。而要实现工业化,首要的障碍是资本形成不足。在增加资本形成的过程中,由于资本的供给、储蓄和市场需求的“不可分性”,小规模的、个别部

4、门的投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实行“大推进”战略,在各个工业部门全面地进行大量投资,使各种工业部门都发展起来,才能相互依赖,互为市场,克服“不可分性”,实现工业的大发展。因此他认为在投资时做到,按同一投资率对各工业部门进行投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工业部门之间发展协调、比例均衡,按同一增长速度发展,使产品的生产与需求达到平衡。    (二)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到平衡增长理论11  纳克斯(Nurkse,R)[5]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1953)一书中,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穷是因为收

5、入太低,导致供给方面储蓄水平太低,需求方面市场容量太小、投资引诱不足,从而造成了贫困恶性循环。要打破这一困境,必须同时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大量投资,纳克斯指出,“如果各资本同时投资于广泛不同的行业……其结果是市场的全面扩大。在若干个互补性行业中使用更多更好工具的人们相互成为客户。从他们互为对方提供市场并且互相支持这个意义上看,大部分迎合大众消费的行业是互补的。归根结底,这种基本的互补性起源于人类欲望的多样性。‘平衡增长’的论据是建立在对‘平衡饮食’的需要基础上的。”    (三)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美国经济学

6、家纳尔逊(Nelson,R.R)[6]发表《不发达国家的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1956)一文,以马尔萨斯(Malthus,T.R)理论为基础,利用数学模型分别考察了不发达国家人均资本、人口增长、产出的增长与人均收入增长的关系,并综合研究了在人均收入和人口按不同速率增长的情况下人均资本与资本形成问题,从而形成了“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过速增长是阻碍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陷阱。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了冲出“陷阱”,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资,使投资和产出的增长超过人口增长

7、,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11  (四)评析  结构主义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的贡献有两方面:第一,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第二,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结构主义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的缺陷如下:第一,均衡发展理论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对于不发达区域来说,由于资本和资源的“瓶颈”,在经济发展初期

8、很难做到均衡发展。第二,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发达区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虽然也有发达区域向周围区域的扩展效应,但在完全市场中,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展效应,使区际差异加大。另外,技术条件不同也会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