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政治伦理的内容架构梳理及其价值

儒家政治伦理的内容架构梳理及其价值

ID:10621810

大小:6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07

儒家政治伦理的内容架构梳理及其价值_第1页
儒家政治伦理的内容架构梳理及其价值_第2页
儒家政治伦理的内容架构梳理及其价值_第3页
儒家政治伦理的内容架构梳理及其价值_第4页
儒家政治伦理的内容架构梳理及其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儒家政治伦理的内容架构梳理及其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儒家政治伦理的内容架构梳理及其价值  我们必须避免对儒学做历史主义的理解,即按照现代人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按照今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儒学和儒家政治伦理进行批判和解构,并以历史进步主义的心态、以俯视的姿态对待儒学①。五四以来,国人在对待儒家文化和伦理方面,存在着两种经不住严格批判的主张:一是对儒家的权威的反抗;二是对未来的过分乐观。如果我们希望到传统中去寻求教诲,就必须对儒学作非历史主义的理解,即按照儒学的经典作家本人一样如其所是地去理解儒学和儒家伦理思想,对古人的教诲按照绝对主义而非相对主义的方式做出阐释,还儒家政治伦理以本来面目。儒家政治伦理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思想的

2、主流,发展了几千年,包含丰富的政治伦理思想内容,代表了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常道。在现代语境下,重新梳理儒家政治伦理的内容架构,实现古今和解与对话,有助于重构现代政治的道德基础。  一、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架构  儒家政治伦理思想是中国两千年来政治伦理和政治哲学的常道。自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的发展经历了两汉经学,再到宋明理学,最后发展到民国以来的新儒学的历史进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家政治伦理思想逐渐形成了如下主要内容和架构:  (一)礼仁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孔子把爱亲规定为仁的本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3、);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另一方面,仁者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八佾》)。同时,仁作为普遍的伦理原则,孔子又提出忠恕作为爱人原则的根本途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欲,亦勿施于人(《中庸》)。  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儒家仁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现了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强调要顺从存在的生命个体所固有之性、情、道而成全之,非以外在于人之道或概念而硬加于民,这完全体现了个体人格之尊严和对个体精神之自由之追求。个体精神自由有三重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陆九渊说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陆九渊,1992:173)

4、。由此可见,儒家仁的政治伦理对个体精神自由之追求已经达到了个体精神自由之最高境界天地境界。  为了达到仁的至高境界,并抑制人性之恶与欲望,则需要礼以规范之。礼是一种道德规范,礼要求行为主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礼的作用是节人之欲,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荀子卷三十一》)宋代理学倡导存天理,灭人欲,即是说只有消除人性中过度泛滥的欲望,才能恢复天地之规律,达到人与自

5、然之和谐。  (二)民本  儒家政治伦理主张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源于周公的敬德保民,《尚书》认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孟子系统阐述了民本思想和得民心的重要性,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得天下取决于民心向背,君主的合法性取决于是否满足了民众的利益,当孟子被问及对武王伐纣的看法时,孟子认为,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孟子还指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离娄章句

6、上》)。而《管子牧民》篇则认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与孟子的见解一致。民本思想体现了儒家伦理以人为本和尊重个体生命自由的伦理原则。  (三)中庸  中庸既是儒家倡导的人生最佳准则,也是一种宇宙观、方法论和崇高的道德境界,更是一种值得遵奉的政治原则。魏何晏曰:庸,常也。中和,可常之德。(何晏,1999:82)子思则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朱熹,1983:18)在儒家思想中,中庸被视为至德,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论语雍也》)。北宋着名理学家程颢、程颐认为中庸是最完美

7、的道德,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程颢、程颐,1983:204)。南宋集理学之大成者朱熹也对中庸有极高的评价,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朱熹,1983:78)。清初王夫之认为,中道者,即尧舜以来相传之极致,《大学》所谓至善(王夫之,1975:133)。  (四)和合  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元素、要素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各元素、要素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