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药治疗化疗药物渗漏性皮肤溃疡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药治疗化疗药物渗漏性皮肤溃疡临床应用【关键词】化疗;皮肤溃疡;生肌玉红膏随着癌症发病率的不断增高,化疗药物在临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化疗是临床治疗各种癌症、白血病、免疫性疾病的手段之一,多数化疗药物对局部组织均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引起静脉炎,有的化疗药物如长春新碱等可引起神经毒性损害。化疗药物静脉注射外渗后,轻者可引起周围组织轻度红斑、局部疼痛肿胀、灼热,重者可引起周围组织坏死、皮肤溃疡及深部结构如肌腱和关节损伤。药物外渗后采取积极的处理措施,对防止局部组织坏死及溃疡形成、防止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有重要意义。据统计,化疗的渗漏率为0.1%~
2、0.6%,实际发生率可能更高[1]。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化疗药物本身的刺激性及患者血管质量较差。肿瘤患者常在化疗后发生静脉炎,主要是由于化疗、药物的毒性刺激使血管内皮损伤痉挛所致[2]。其主要原因是化疗药物刺激血管壁,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炎性渗出,血管运动障碍(挛缩或扩张)等[3]。轻者表现为局部红肿胀痛,血管变硬或成条索状。严重者可形成水泡,溃疡,组织坏死。1化疗药物引起组织损伤的机制和分类6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将化疗药物分为非起泡型和起泡型。常用的非起泡型化疗药物包括:顺铂、足叶乙甙、鬼臼噻吩甙、环磷酰胺、博莱霉素、氨甲喋呤等,这些药物常
3、可引起注射局部疼痛,伴或不伴有炎症,很少产生急性炎症或组织坏死;起泡型药物包括:柔红霉素、阿霉素、长春新碱、紫彬醇、诺维本、氮芥等,这些药物外渗可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损伤机制:有些化疗药物,如蒽类化疗药物属于发泡性强刺激性化疗药物,如外渗将与局部组织内DNA结合,产生细胞毒作用,坏死的细胞释放,药液进一步可引起周围组织细胞坏死,损伤肌腱、关节、造成肢体功能障碍,数周或数月后渗出周围组织,仍可测得高水平的蒽环类化合物[4];有些药物不与DNA结合,如植物碱类或鬼臼乙甙类药,主要是通过其脂溶作用来破坏细胞膜,但由于个体差异,分类并不是绝对的,一些只有局部组织
4、刺激的药物[5],如顺铂、紫彬醇等偶尔也可引起局部组织的严重损伤。2化疗药物外渗的危险因素2.1血管因素肿瘤病人长期输液、反复大剂量化疗、经常采集血标本等对血管内膜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老年人血管充盈不够、弹性差、行动失控、长期缺血缺氧、皮肤松弛,也能增加外渗。伴有血管栓塞、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等可引起血管阻力增加,药液易渗漏而引起局部皮肤或皮下组织化学性炎症及坏死。62.2药物因素药物外渗与药物本身的刺激性、渗透压、浓度、酸碱度有关。当药物很短时间内大量或快速进入血管内,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超过了血管本身应激能力,在血管受损处堆
5、积,从而对血管内膜产生大量刺激而造成局部组织损伤[6]。2.3技术因素①肿瘤化疗药物外渗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操作者刺破血管壁或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内而引起药液外漏[7];②不能及时发现外漏;③针头滑出血管外;④选择有病变的肢体穿刺;⑤选择肘部、关节、手腕等处穿刺;⑥短时间内用力推注化疗药物。3中医对皮肤溃疡的认识皮肤溃疡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慢性感染性溃疡,是由于组织缺血、坏死引起的皮肤或黏膜缺损,由于局部组织营养状态差,血液循环障碍及抵抗力低下,在此基础上出现反复感染形成恶性循环。因其迁延不愈及愈后极易复发等特点,成为医学临床中颇为棘手的难题。
6、本病属中医“疮疡”、“臁疮”、“席疮”范畴。皮肤溃疡久不收口,在外科、骨科较为常见,用西医常规6治疗,疗效往往不甚理想。皮肤溃疡久不收口,创面灰白,周围组织变硬变脆,颜色变硬变黑。中医认为,本病多责之于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病程日久,气血不足,肌肤失养而致,长期形成由瘀致虚,由虚致瘀的恶性循环的病理状态,使溃疡久不收口,缠绵难愈。4生肌玉红膏的功效生肌玉红膏原方见《医宗金鉴外科》第94页(当归二两、白芷五钱、白蜡二两、轻粉四钱、甘草一两二钱、紫草二钱、血竭四钱、麻油一斤),是中医外科临床常用的活血生肌外用药,具有活血祛腐、解毒镇痛、润肤生肌收口功效,
7、适用于一切溃疡腐肉未脱、新肉未生之时,或日久不能收口者。传统医学认为,生肌玉红膏是“外科收敛药中神药”,用后可使“腐肉易脱,新肉即生,疮口自敛”,具有活血生肌、止痛之功。方中轻粉攻毒去腐生肌,为主药;紫草清热凉血、化斑解毒;当归补血活血解毒,有抑菌作用;血竭活血止痛、生肌敛疮;白芷散结消肿排脓;冰片清热止痛、防腐止痒;再合白蜡收膏以保护疮面;甘草解毒并调和诸药。本药膏配方中各药均为解毒祛腐要品,合而用之具有很强的提脓、拔毒、祛腐、收敛作用。6中医药治疗皮肤溃疡目前有多种方法,包括丹、散、膏等,各家配伍与使用方法不尽相同。姚昶等[8,9]通过实验发现,生
8、肌玉红膏在创面愈合之增殖期具有促进创面收缩、肉芽生长及创面微循环再生作用;在创面修复的炎症合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