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577282
大小:6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7
《论析文学教学的模糊性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析文学教学的模糊性【论文关键词】文学教学;模糊性;模糊学;接受美学;误读理论;中国传统美学 【论文摘要】文学教学在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发展个性、建设精神家圈,及培养语感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文学教学具有模糊性。模糊性是模糊学理论对文学教学基本启示,是接受美学对文学教学的重要启示,是误读理论对文学教学的特别启示.是中国传统美学对文学教学的当代启示。文学教学的模糊性与文学教学的精确性相辅相成、对立统一。语文教学有多项任务,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实施文学教学。文学教学在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发展个性、建设精神家园,以及培养语感等方面,有
2、着不可低估,也无法替代的作用。文学教学是一门分支科学,需要遵循科学的法则,需要贯彻踏实的教风;但文学教学又是一门艺术,在教学审美过程中,处处存在着模糊性。文学教学的模糊性.是指在文学教学过程中,在不影响学生准确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教学重点、达到预定教学目的的前提下,教师可以突破教学提示上的理性框框,用模糊、不确定的教学艺术手法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思,让学生驰骋想象,独抒己见,挑战权威,大胆发言,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课堂学习氛围。一、模糊性是模糊学理论对文学教学的基本启示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创立了模糊集理论,标志着模
3、糊学的诞生。模糊学是一门方法性学科。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处理现实世界中各类事物的不确定性和不精确性的新方法。不仅带来了数学思想方法的重大突破,也为其它许多学科带来了方法论上的重大启示。模糊学理论给文学教学的基本启示是:用模糊方法去处理该模糊的内容,模糊方法与清晰方法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共同为实现文学教学目标服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巨大进步,另一方面也忽视、压抑了人的天性和情感。科学主义作为一种思潮,一种理论,使人们习惯于用精确的方法思考和推理,极力追求精确的明晰的方法,以获得事物的科学的逻辑美。在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教学
4、的精益求精,讲究教学方.法的模式化和考试命题的标准化。这些精确化的科学手段虽然解决了一些传统教学中的难题,但忽视和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情感。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性的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的发展。如若在教学中注重模糊教学艺术的运用,就能弥补科学主义的不足。模糊学理论指出,模糊机制可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也像一般审美体验那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相互渗透、统一中得到提高,不仅能使学生对教学艺术的模糊美进行有效的体验和把握,而且能帮助学生把握其深层的思想观念。换
5、言之,理性积淀在感性之中,理解溶化在想象和情感之中,不仅不影响教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反而能促进教学尽快实现向素质教育迈进的目标。众所周知,模糊性是文学语言重要的美学特点之一,文学语言正是通过语境把准确性与模糊性和谐统一起来。文学语言虽然遵循基本的语法规则,但又允许使用语法上不完全正确的句子,这是文学创作的模糊逻辑。在文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采取相应的模糊逻辑来品读文学作品的语言就成为一条必由之路。如小说..孔乙己》的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其中“大约”表示猜测语气、“的确”表示肯定语气,模糊语言与精确语言共存于一体,造成了语法上
6、语言的矛盾性,但却表达出特殊的内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人物形象及主题思想等因素,去思考这种矛盾性语言所表达的特殊用意。由于孔乙己身世卑微,他的存在只不过供人们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料,他的死是不会有人去关心的,所以用“大约”这样一个模糊词语来表示,意在揭示出病态国民愚昧麻木的劣根性。而通观全文,在当时那样一种黑暗的社会环境中,加上孔乙己自身的悲剧性格,注定了他的死又是“的确”无疑的。所以,“大约”和“的确”这一对矛盾的词语在同一句话中,更加突出了作品的悲剧气氛和文章的主题思想。由此可见,文学语言表达的模糊性,能够揭示出更复杂的
7、意义,传达出人类内心世界更深层次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品读教材中文学作品的语言,模糊逻辑比传统逻辑要可靠、合理、深刻得多。模糊教学艺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和教育时机下,能收到比用清晰的表达、明确的语言、严谨的推理等科学教学手段更优化的教学效果,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学语文的兴趣。比如笔者教学《扁鹊见蔡桓公》时,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间题,学生果真突破了书上所讲的“讳疾忌医”的观点,有的认为课文阐明了应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哲理;有的认为课文阐释出看问题不能凭主观,不能只看表面现象的道理;有的则认为课文揭示出了人
8、不应狂妄自大、自以为是,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有的还认为课文说明了“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世上的事物鲜有“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的,大多具有“亦此亦彼”的模糊性,自然科学领域中也是如此。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