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通牒游戏理论新解-成本价值说的论文

最后通牒游戏理论新解-成本价值说的论文

ID:10539186

大小:69.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7

最后通牒游戏理论新解-成本价值说的论文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最后通牒游戏理论新解-成本价值说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最后通牒游戏理论新解:成本价值说的论文后通牒游戏;公平理论;神经机制;成本价值说  摘要:在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名誉道德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成本价值说。该假说认为人们决策时会衡量理性和情感行为价值,占据主导地位的一方决定我们后续的行为。通过对最后通牒游戏中的影响因素和内在神经机制的总结,论证了成本价值说的合理性,并对成本价值说的后续研究提出展望。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2435(2012)01007407    neatumgametheory:costvaluetheory  aluniversity,atumgame

2、;fairnesstheory;neuralmechanism;costvaluetheory  abstract:onthebasisofequitytheory,expectancytheoryandreputationandmoralitytheory,thecostvaluetheoryingthatpeopleotionalbehaviors,andbeesthedominantrole,oursubsequentbehaviorsined.accordingtothefactorsandinternalneuralmechanismsin

3、ultimatumgame,provetherationalityofthecostvaluetheoryandproposethefutureoutlookaboutcontinuedresearchofthecostvaluetheory.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人是理性的,总是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cOm1982年,güth等人为了验证其正确性,提出了最后通牒游戏(theultimatumgame,ug)。在游戏中,有两个玩家,通过掷硬币确定谁是分配者(proposer),谁是接受者(responder)。分配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分

4、配方案。接受者对其分配方案要么接受,要么拒绝。如果接受就按照分配方案进行分配;如果拒绝,两人一分钱都得不到[1]。这是标准的最后通牒游戏,随后,又发展为多人和多阶段的最后通牒游戏。自从最后通牒游戏被提出后,就受到了很多的经济学家的注意。一方面它拒绝了理性人的假设,另一方面提出了公平的概念[1-2]。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在经济环境中人的行为,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因素也开始进入经济学家视野中。随后,心理学家开始对最后通牒游戏中人们的行为决策进行不同的理论阐述,包括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名誉道德理论等,而这些理论或许只能从一方面对人们在最后通牒游戏中的行为进行解释,

5、本文在这些理论基础上,提出成本价值说,认为人们在经济生活中,总是使得做出某种行为背后的成本价值最小,否则人们拒绝做出这种行为,也即不仅考虑到理性行为价值的影响,同时要考虑到情感行为价值,当二者中谁占住了主导地位,谁就决定了其后面的行为。接着,本文将从影响因素和内在的神经机制[3]等进行论证。最后再介绍其不足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理论解释  根据传统经济学的观点,利己主义是人们在经济决策中首要考虑的,人们总是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在最后通牒游戏中,有一笔钱,总数为m,假设分配者分配x给接受者(0≤x≤m),自己则获得m-x;对于分配者而言,如果他是

6、理性的话,那么分配给接受者的x只要无限小且x>0,此时他将获得最大利益;而对于接受者而言,如果他也是理性的,那么只要x>0,他都选择接受,因为有总比没有的好。是否事实真的如理性人假设预期一样?是否传统经济学中的子博弈完美均衡能够很好的预测人的实际行为?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假设和预期。其中最广为接受的,同时也受到最多挑战的是公平理论。  1.公平理论  在最后通牒游戏中,根据理性人的假设,分配者将分配无限小的金额给接受者,使得自己的利益达到最大化,这样他的行为才是理性的;对于接受者而言,如果他也是理性的,那么对于任何一个大于零的分配金额,他都应

7、该选择接受,因为有总比没有的好,这样接受者也实现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实验结果表明,接受者拒绝任何小的分配金额,甚至低于2美元(总金额10美元)的分配方案也很少接受,使得自己和分配者什么都获得不到[1-4]。针对这个与传统经济学理论相悖的结果,首先güth等人提出在最后通牒游戏中,公平的考虑影响着人们的决策。rabin认为,公平主导着自私,因为接受者通过拒绝行为而去惩罚不公平的配,这样分配者就倾向于做出公平的分配。根据rabin的观点,如果行为背后的意图是善良的,那么这样的行为就被知觉为公平;相反,如果意图是敌意的,该行为就被知觉为不公平。而意图的善

8、良与敌意又依赖的是对利益的分配平均。在最后通牒游戏中,当接受者面对分配者不公平的分配时,就会产生敌意的情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