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影响分析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影响分析

ID:1053268

大小:21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07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影响分析_第1页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影响分析_第2页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影响分析_第3页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影响分析_第4页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影响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影响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分析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分析摘要:本文结合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国情,在对标准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拓展的基础上,通过对有关实际汇率的比较选择,运用我国与美国的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导致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偏离主要原因为:中美两国经济结构的不同;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区别;中国工资上涨幅度低于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涨幅,而美国工资涨幅大于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结果表明,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关键词:人民币汇率购买力平价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

2、实际汇率CurrencyPPPBalassa-SamuelsonHypothesisTherealexchangerate一、问题的提出实际汇率是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个关键变量,对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宏观经济运行具有实质性影响。目前对长期实际汇率的变动有两种理论解释。其一为购买力平价理论(PPP),在PPP成立的前提下实际汇率应是一个常数,然而这一命题幷没有得到经验研究的广泛支持。另一理论为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Balassa-SamuelsonHypothesis),此理论解释了实际汇率的永久性变动。这一假说认为贸易品部门和非贸易品部门之间劳动生产力之差将导致实际汇率变动,强调

3、了生产力增长在实际汇率决定中的作用。二、文献回顾(一)人民币购买力平价和实际汇率自卡塞尔(1918年)提出购买力平价理论以来,购买力平价一直是国际金融理论和政策研究的热点和核心问题。由于绝对购买力平价必须以一价定律成立为基础,本文主要从相对购买力平价角度进行研究。相对购买力平价可分为一般和扩展两种形式。相对购买力平价的一般形式可表达为:Erp=E0·(I/I*),(1)这里,E0为基期汇率,I和I*为本国和外国的价格指数,一般以消费者物价指数或GDP缩减指数表示,而相对购买力平价的扩展形式为:Erep=E0·=E0·(I/I*)·[1+n*·(I*N/IT*-1)]/[1+n·(IN/IT-1

4、)],(2)这里,n和n*分别为本国和外国物价指数中可贸易品的权重,IN和I*N,IT和IT*分别为本国和外国不可贸易品和贸易品的物价指数。参见泰米姆·贝佑米等,1996扩展形式实际上是根据可贸易平价对一般形式的修正,表明汇率的长期变化从逻辑上讲可能是各国可贸易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构成国内和国外价格指数的权重的变化、国内和国外不可贸易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各国国内相对价格、价格指数权重以及各国可贸易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可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例如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或工资率的变化、总需求结构的变化等。因为名义汇率的变化会造成贸易商品价格的调整,进而引起不可贸易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

5、。因此,不可贸易商品相对价格的年度变化,可能是由于名义汇率的变化,以及需求结构或劳动生产率及其他供给因素长期趋势的变化造成的。鉴于此,我们可以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本控制相对较严的经济体的不可贸易商品相对价格的年度变化可能比较小。7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分析根据实际汇率的公式,Ert=Et·(I*/I)(3)可得扩展形式的实际汇率为,Erte=Et·(I*T/IT)·[(1-n*)+n*·(I*N/IT*)]/[(1-n)+n·(IN/IT)](4)这里,Et为当期名义汇率。一般而言,若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实际汇率不变。若相对购买力平价低于(高于)名义汇率,则实际汇

6、率贬值(升值)参见俞乔,2000年。(二)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BSH)对于汇率长期趋势系统性地偏离购买力平价值的趋势,巴拉萨(1964年)和萨缪尔森(1964年)试图以劳动生产率差异来解释哈罗德(Harrod,1939年)曾论述过巴拉萨和萨缪尔森的一些论证,而对此最早的论证可追溯到1821年的李嘉图(Ricardo,1951年),试图从经济结构差异解释实际汇率偏离的被称作”结构学派”。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认为:随着实际收入的增长,可贸易部门劳动生率的提高快于不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于每个国家内存在竞争压力,即两个部门中技能类似的工人工资水平必须大致相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贸易

7、部门较快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提高了不可贸易部门的相对成本,因而提高了不可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在各个国家可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不可贸易商品相对价格的提高就造成了总物价水平的提高,如果一国总物价水平提高快于贸易国(即一国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相对不可贸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程度大于贸易国),于是实际汇率升值,但这并不影响可贸易品的竞争力。BSH基础模型是由Balassa于1964年提出的。他假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