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532263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试析关于校园网在和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析关于校园网在和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思考论文关键词:和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基础 技术基础 校园网 整合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灵活性理论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和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网络教育最重要的技术基础。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建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通过网络开启学生的心扉,建立展示才华的个人网站,开发网络德育软件。 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人,特别是因特网与校园网的接轨,为学校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前景。建设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管理、服务等功能于一身的校园网,已成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2、。而现行的学校教育模式的德育工作多局限于课堂和校园内,工作形式陈旧,简单的、灌输式的德育方法常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德育内容空泛,不能贴近学生的情感世界,处于相对孤立、封闭的状态,缺乏与社会的联系,不能使学生感受到社会的需要,不能感受到思想品德与实现自身价值的关系,体验不到德育成果的快乐。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6月,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1.62亿,仅次于美国2.11亿的网民规模,位居世界第二。网民中学生所占的比例最大,高达36.7%。网络已成为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互联网对青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了越来越大的
3、影响。如何利用校园网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网上德育发挥强大的优势,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函待解决的课题。 一、和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网络教育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其重要指导思想的。建构主义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认知灵活性理论利用超文本为知识的多维表征和知识组分的多种互连交叉的特征来重新安排教学序列,这些特征非常符合网络所具有的性质,为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设计提供了最合适的理论模型。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conshuctivism)也称结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最早是由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提出的。他认为,个体在与周围环境
4、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以发展,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个性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认知个体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的。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科尔伯格、斯滕伯格、卡茨等人对建构主义理论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技能不单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还能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
5、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展示现实问题,通过与同学协作解决这些问题而获得知识的建构。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Inter上的信息、音像资料等)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2.认知灵活性理论认知灵活性理论(CognitiveFlexibility’Theory)是美国心理学家斯皮罗(印创)提出的。认知灵活性指学习者通过多种方式同时建构自己的知识,以便在情境发生根本变化的时候能够做出适宜的反应。认知灵活性理论是基于认知学习理论设计学习环境的一个概念模型。它的目的是促进复杂的或非良构领域的高级知识的获取。认
6、知灵活性理论使用超文本为知识的多维表征和知识组分的多种互连交叉来重新安排教学序列,这些特征和WEB的性质十分吻合,因此,随着WEB教育应用的迅速发展,认知灵活性理论逐渐成为WEB教学系统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刺激一反应(S-R)”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一文中指出了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的刺激或所得到的控制不能使学生产生愉快,甚至令学生反感;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的强化次数太少且强化的时机不适宜;学习过程不是逐步递进达到学习目标的,缺乏合理的学习过程。根据当时的教学现状
7、,斯金纳认为,使用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可以解决其中的许多问题。按照行为主义的观点,教学媒体设备的作用不仅是要呈现教材,而且必须与学生的行为联系起来。 二、和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技术基础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NIC)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6月,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网民的上网地点、上网设备和上网方式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展和变化,网民人数比2006年增加了390()万人。其中,19%的网民在学校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