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十二五茶叶产业发展规划

某县十二五茶叶产业发展规划

ID:10526803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某县十二五茶叶产业发展规划_第1页
某县十二五茶叶产业发展规划_第2页
某县十二五茶叶产业发展规划_第3页
某县十二五茶叶产业发展规划_第4页
某县十二五茶叶产业发展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县十二五茶叶产业发展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某县十二五茶叶产业发展规划某县十二五茶叶产业发展规划为进一步提升茶叶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引导促进茶叶产业科学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现状茶叶是农业居首位的主导产业,在我县农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已成为占全县42%涉茶农民增加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支柱产业,扩大就业机会、提高生活质量的民生产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产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民族产业。全县茶叶面积11.65万亩,总产量5700吨、产值4.916亿元。为省十大茶叶产业强县之一。“十一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我县茶叶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名优

2、茶规模优势进一步凸现。到茶产量4350吨,产值4.83亿元,分别占全县茶叶产量、产值的76.1%和98.3%,占全省茶产量产值的20%和21%。茶叶机械、茶叶包装、保鲜剂等相关产业迅速发展,产业链总产值已超10亿元。规模效应日益显著。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蝉联了第二届省十大名茶,获得了中国著名品牌、全国十佳区域公用品牌、省著名商标等荣誉。今年“”又以20.38亿元的身价,挤身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十强,并成为全国第一个发布价格指数的绿茶品种,有效地扩大了茶业影响力。茶叶四化(良种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拥有无性系良种茶园70900亩,

3、无性系良种率达61%。标准化技术全面推广,新建标准化名茶加工厂84家(其中省示范茶厂3家),1家企业获iso9000和haccp质量体系认证,23家企业获qs认证。茶树修剪、大宗茶采摘基本实现机械化,80%以上名优茶实现机械加工。29家企业获得省级以上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基地认证,面积达8万多亩。茶叶市场进一步开拓。成为全国最大的龙井茶集散市场。交易量和交易额达到9066吨和12.69亿元。在全国20多个省市开设直销窗口450多家,建设了200多家专卖店(柜)。近年来,我县连续多年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举办大佛龙井专场推介活动,有效地拓展了市场。

4、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县先后与全球最大茶叶零售商天福集团、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茶叶研究院等实现强强联合,在销售网络、质量提升、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强合作,为茶业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十一五”期间,我县共实施茶叶科研与推广项目6项,制订技术规程2个,举办各类培训班200多期,推广先进适用技术5项,被全国供销总社授予“全国茶叶科技创新示范县”。当然茶业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进一步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一些瓶颈问题急需解决和突破。茶园防灾能力弱。由于缺少先进的防灾设施与有效的技术措施,春季的雪灾冻害已成为影响名优茶生产的最大因素,特别是1月严重雪灾冻害和2

5、010年3月大范围降雪和冰冻的天气,损失严重,教训深刻。采茶劳力短缺。近年来我县茶叶“采工荒”愈演愈烈,用工高峰时采摘劳力缺口已达5万,名优绿茶采摘成本已连续多年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茶叶失采比重逐年上升,部分茶区春季茶叶失采比重已达15%以上。茶叶质量控制难。茶叶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体,户均茶园面积以1~3亩不等,种茶大户、茶场数量较少,规模相对较小,带来农残控制难度大,茶叶质量标准很难统一,质量安全很难得到充分保证。品牌效益不高。我县虽然开展了一系列名牌创建工作,大佛龙井也获得了众多荣誉,但区域性公用品牌维护和提升难度大,我县茶叶价格远低于西湖龙井

6、、大红袍等名茶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在销售中大多数茶叶仍以散茶批发为主,价格、市场仍受制于人。品牌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二、发展前景分析1、茶叶消费量逐年增加。据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分析,近10年内世界茶叶消费年增长率将在2.9%左右,由于绿茶饮用价植高于其它茶类,绿茶消费量也将得到更大增长。从国内市场看,绿茶消费增长率将达到5%以上,北方新兴绿茶市场将进一步扩大,随着茶叶有效成分的开发与应用,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养殖等行业的绿茶需求也将进一步增长。而我县的大佛龙井作为有市场影响力的名优绿茶品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年消费增长率在6.4%以上。

7、2、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从到,全国茶园面积增加了63%,达到了2799万亩,每年以10个县的面积增加;茶叶产量增加了93%,达到135万吨,每年以13个新昌县的产量增加。其中名优茶产量增加了242%,达到了53万吨,每年以7.3个县的产量增加。产能过剩问题将逐渐显现,不同茶区、不同茶类、同茶类不同品牌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对我县茶叶销售带来巨大压力。3、产业潜力可进一步挖掘。一是可适度扩大茶园面积,并老茶园进行改种换植。我县山地资源丰富,荒山荒坡待开发面积大,结合当前的土地整理项目和土地流转机制,可新发展2万多亩标准化良种茶园。同时对3万多亩中低产老茶园

8、改种换植来提高无性系良种茶园的比例。二是可进一步挖掘加工的潜力。一方面通过进一步提升加工质量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