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背后的历史论文

预算背后的历史论文

ID:10524818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上传者:U-991
预算背后的历史论文_第1页
预算背后的历史论文_第2页
预算背后的历史论文_第3页
预算背后的历史论文_第4页
预算背后的历史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预算背后的历史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预算背后的历史论文..极度困难下的第一个概算1949年,史诗般的英雄年代,充满希望的黄金年代,然而也是极度困难的年代。建国之初,财政问题最为突出,财政赤字是造成当时物价飞涨的主要原因。1949年全国共支出567亿斤小米,几乎等于当年财政收入的两倍!新中国的第一个概算,就是在这种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出台的。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第4次会议通过了1950年财政收支概算草案。这个概算的编制,标志着我国的财政管理体系真正建立起来了。这个概算草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首先,收入和支出都以“斤(小米)”为计算单位,建国之初,公粮收入(农业税)是财政收入的最大来源,概算中公粮收入占41.4%,说明当时农民承受了较重的负但。第二,赤字占支出的18,7%,赤字大的原因在于各项支出必须保证,而收入增长却很缓慢,加上当时全国财政不统一,加剧了财政的困难。第三,支出重点是军政,其次是经济的恢复建设。概算中,军事费占38.8%,行政费占21.4%,国营企业投资占23.9%,当时陈云说:“现在决定一切的是部队打胜仗”,支持战争是财政的第一任务。另一方面,对一切不愿抵抗的旧军政人员,采取了一律包下来的政策,1950年3月,全国脱产的军政公教人员已达到900万人,成为财政的一大负担。针对财政困难,毛泽东说:“我们的财政情况是有困难的,我们必须向人民说明我们的困难所在,不要隐瞒这种困难。但是我们同时也必须向人民说明,我们确实有办法克服困难。我们既然有办法克服困难,我们的事业就是有希望的,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第一个预算平衡的年头1950年,是新中国经济建设进程中扭转乾坤的一年。上半年统一全国的财政经济工作;下半年调整工商业和税收。陈云在回顾1950年财经工作时说:“只有两个重点,一是统一,二是调整……6月以前是统一,6月以后是调整。只此两事,天下大定。”“天下大定” 首先反映在预算上。统一和调整使得收入有了保证,财政赤字大幅度下降。1950年决算数赤字为2.89忆元,仅占总支出的4%,财政收支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使得我们不得不改变初衷,把本想用来造拖拉机的钱拿去造了坦克。抗美援朝时期的财经方针是国防第一,稳定物价第二,其他第三。在此方针指导下,财政采取一系列增收节支措施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办法,收入急剧增长,1951年财政预算结余10.65亿元,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预算平衡略有结余的年头。在战事激烈的年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辉煌“一五”中的预算情况1951、1952年连续两年,国家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1953年我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财政在“一五”期间发挥了筹集建设资金和促进社会主义改造的巨大作用。然而,由于“一五”初期指导思想急于求成,“一五”第一年的预算编制就出现了问题。1953年的预算,大量增加基本建设投资,甚至把上年度的结余列入国家预算,结果1月就出现赤字,到7月,赤字累计近11亿元,并连带影响到银行信贷紧张。8月,中央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增收节支,方使预算趋向稳定。这个不大不小的教训,使得当时的财经工明白了一个道理:在经济建设起步时期,在银行信贷资金依赖财政存款的情况下,维持预算平衡是多么的重要。1953年9月,副总理邓小平兼任财政部长,他提出了著名的“六条方针”:预算归口管理;支出包干使用;自留预备费,结余不上交;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动用总预备费要经中央批准;加强财政监察。“六条方针”的目的就是要把国家财政放在经常、稳固、可靠的基础上,保护国家总预备费不受冲击。毛泽东也指示:“增产,节约、多留后备力量,是巩固国家预算的三道防线”。由于贯彻六条方针,1954年预算执行结余16.05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日子最好过的一年。1956年,急于求成的冒进倾向更为严重,“跑步进入社会主义”的口号风行一时。先是编制了一个赤字预算,实际执行支大于收18.31亿元,除动用历年结余10.11亿以外,尚有赤字8.2亿元。基建规模过大,新增职工超过计划,调资幅度过大,贷款也突破计划,信贷出现差额,这些共同导致了建国以来第一次较大的财政赤字。面对急躁冒进情绪,周恩来和陈云及时提出要“反冒进”,紧急压缩基建规模。当时陈云针对冒进倾向,提出财政收支和银行信贷都必须平衡,而且应该略有结余。而“只要财政收支和信贷是平衡的,社会购买力和物资供应之间,就全部来说,也会是平衡的”。“反冒进”减轻了财政的压力,并使得1957年的国家预算保持了平衡。然而遗憾的是,“反冒进”在1957年和1958年遭到一次又一次的严厉批判。大跃进导致假结合、真赤字1958年,毛泽东错误地发动了以“以钢为纲”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同时在农村大刮“共产凤”,搞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掀起各种“大办”运动,盲目追求高指标、高速度;瞎指挥、浮夸风盛极一时。1956年提出的坚持综合平衡被说成是右倾保守,国家财受了严重挫折。 “大跃进”期间,预算收支形势似乎很好。当时的统计,1958年到1960年,3年合计财政结余3.75亿元,然而,大量的虚假财政收人是无价值的废品和没用的物资;而一些通过信贷渠道由商业和工业部问支付的资金其实是财政支出,大量的资金浪费和损失也要财政来解决,财政结余是虚假的。中央发现财政虚假性的问题后,曾经在1959年做过一次处理,然而处理得很不彻底,加上庐山会议以后,纠左一下子变成了反右,1960年“大跃进”变本加厉,国民经济一片混乱。预算虚假的问题非但未能得到解决,反而越来越严重。直到1962年,中央才开始花大力气解决这个问题。经计算,到1961年底以前需要由财政“补窟窿”的各类资金达348亿元,实际处理达到370亿元。财政使出浑身解数,动用了历年结余、银行自有资金、军费结余、银行透支、冻结存款等各种手段,才得以归还“大跃进”的这一部分历史欠账。国务院后来对“大跃进”期间虚假的预算收支数字作了调整,结果是:自1958年“大跃进”以来至1961年,连续4年财政赤字,赤字总额180.35亿元!国家财政元气大伤。调整时期不准打赤字从1961年下半年开始,中央着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继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8字方针后,周恩来和陈云又一再强调综合平衡的重要性。在调整期间,国家财政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增收节支,消灭财政赤字,维持预算平衡。由于经济得到调整,生产恢复,增产节约,调整时期的财政收入逐年增加,每年平均递增14.7%,1965年达到473.32亿元,比1957年增长52.2%,财政支出466.33亿元,结余7亿元。更不容易的是,在那困难的年代里,国家财政偿还了全部巨额外债。在调整时期,中央加强了财权、财力的集中,并规定从中央到地方实行预算“上下一本账”。各级财政预算的安排,必须根据收入,合理安排支出,坚持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一律不准打赤字预算。为了消灭赤字,回笼货币,国家采取了冻结存款。出售高价商品、敞开供应的措施。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出售高价商品的利润,是专户存入银行,并没有作为收入列入预算。陈云当时认为,这部分收入不是经常收入,财政部不要花这个钱,你把这个钱花了,岂不又变成了购买力。所以,当1963年这部分高价收入减少乃至没有的时候,未给预算平衡造成任何紧张。十年动乱得过且过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给全中国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财政工作也不能幸免。十年动乱期间,财政收入共计7225.4亿元,支出共计7244.4亿元。首尾11年间,有4年发生赤字,7年勉强平衡。11年财政收支总额相抵,仍有赤字19亿元。虽然有7年勉强平衡,但这种平衡是一种低水平的平衡,是建立在大量削减支出上的平衡。为了保证这种平衡,给人民生活和社会各项事业造成了严重的欠账。到1976年,全国农民人均年收入只有125元,比1966只增加了19元;而全国全民所有制职工的平均年工资在10年间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31元,只有605元。大量削减科教文卫方面的支出,更给我国社会的发展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1967、1968两年,国家居然没有正式的预,决算报告,可想而知当时的财经秩序混乱到何等程度!虽然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在文革中几次努力整顿财政金融工作,但每次都是刚有起色,就被“左”的政治运动打压了下去。十年动乱期间,预算管理体制几乎一年一变。一会儿收入全部上交中央,支出全由中央供给;一会儿“收支挂钧。总额分成”;一会儿又是“定收定支,收支包干”。预算体制变来变去,其实都是为了应急,是为了在政治动乱和生产混乱的窘境下勉强维持过日子。改革开放初期力求平衡粉碎“四人帮”后,国民经济迅速恢复,1977年财政预算结余30.93亿元,1978财政收入年更突破性地达到了1121.12亿元,扭转了连年收入完不成任务的局面,财政状况明显好转。然而,1978年经济建设又犯了盲目铺摊子的老毛病。尤为严重的是,1978年财政收入中水份很大,大约有100亿元的虚收。当年下半年为了鼓励各地增收,突破财政收入1000亿元大关,决定超收数额全部留给地方。于是有些地区为了实现增收,开虚作假,寅吃卯粮,结果财政收入虽然大大突破了1000亿元,可是却给以后年度的预算平衡留下了世大的隐患,1979年世额的财政赤字与此不无关系。1979年、1980年两年,在“政治经济形势前所未有的好的同时,财政连续发生巨额赤字,两年合计298.1亿元,是新中国历史上的最高记录。世额的赤字,是解决十年动乱历史欠账的必然代价。另一方面,当时的经济调整未能作到量力而行,从多扩大投资、调资增支的措施纷纷出台,却忽视了财政的承受能力有限,也忽视了通货膨胀的潜在威胁。1980年2月,财政部长吴波在向中央的汇报中驳斥了“赤字无害”论,他说:“没有物资,靠赤字和票子,既不能发展经济,也不能改善人民生活,市场还会出问题。用赤字办好事,必然适得其反,好事办不成,还要引起严重后果。” 12月,中央作出进一步调整国民经济的决策,提出平衡财政、平衡信贷、稳定物价的“两平一稳”方针。在此方针下,1981年的赤字由上年的127.5亿元压缩到25.5亿元。1980年,财政体制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一马当先。自身的改革加上较快的经济增长,经过数年的不断努力,到1985年,国家预算终于实现了结余21.62亿元,这是自1979年以来国家预算首次没有出现赤字,被人们称为“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日子最好过的一年”。可是,1985年的财政收入中,进口消费品增加的收入、多用了外汇增加的关税收入等近200亿元的非经常性增收因素,都被用作安排经常性支出,扩大了以后年度的支出基数,为将来的预算平衡埋下了隐患。经济发展,财力壮大从1985年至今,我国总体经济实力大大加无论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都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期。财政整体实力也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壮大。1997年,不含债务的财政收达到8651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6.6倍,年均增长11.3%。特别是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以来,财政收入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994-1997年,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8.8%,年均增加额超过1000亿元,财政的保障能力大大增强。收入增长虽快,却跟不上经济增长的速度,也跟不上支出增长的速度。“两个比重”偏低,国家财力明显不足。1997年,全国财政收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6%,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为48.9%。这种收入分配格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国家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入不敷出。到1997年,中央财政赤字已经由1979年的98亿元扩大为558亿元,增长了4.7倍。国家可支配和运用的财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仍有较大的距离,一些基层政府多年来甚至无法保证正常发放工资和必要的办公经费。在改革时期,财政赤字几乎是难以避免的。但过大的赤字必然会带来一定的财政风险,如何摆脱财政困境,仍是摆在财政部问乃至所有国家经济部门面前的一大难题。1998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启动经济,出台了增发特别国债用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支出等刺激经济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赤字额攀升到900多亿元。由于我国经济已告别短缺,步入相对过剩的时期,今天的赤字与以往缺乏物质保证的赤字有很大的不同。运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也是许多国家在经济紧缩时期经常采用的办法。1998年我国的赤字和累计国债余额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7%和10%左右,低于国际公认的3%和60%的警戒线。但由于我国潜在的赤字较大,财政部部长项怀诚也指出,“ 积极的财政政策只能是短期性的,从中长期看,必须坚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适度从紧,并逐步缩小赤字规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